雅与俗的辩证法
我们生活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多元的世界。在这个由于互联网而变得越来越小的世界,在这个由于人口的迁移、旅行以及越来越多的海外散居社区的出现而使得国家的定义越来越复杂、疆域越来越流动的世界,一个由于交流和交通的方便而使得各种信仰、种族、宗教、文化并肩而行的世界,也许笑声是最好的解决办法,因为它意味着我们可以跳出自身,对自己采取一种任何理性的反思都不能缺少的距离感,一种任何健康的人生观都不能缺少的幽默的反讽态度;可以带我们超越任何意识形态的宗教式狂热,不管它是国家主义也好,还是民族主义也好,从而对世界建立一种知性的认识;可以帮助我们培养一种欢庆而不是恐惧或厌恶矛盾与模糊性的心情,以开放的态度拥抱差异;可以帮助我们以勇气和智慧面对任何“二十二条军规”式的生存困境。归根结底,真正的智慧不是痛苦的——哪怕它是经过痛苦得来的——而是幽默的。 我们的世纪需要的不是已经太多的“雅”,而是一点“俗”。从巴洛克音乐到莎士比亚戏剧,这些东西在产生之际都是最通俗的,而莎剧和《牡丹亭》等等剧作,里面都包含着被目为相当俗气或庸俗的成分——正是它们构成了一个活生生的、毫不装腔作势的文化。在十六七世纪的欧洲,当巴赫父子为了赚钱而一个星期写一首康塔塔的时候,音乐浸润了人们的生活,无论是吃饭,是喝茶,无论是在街头,在广场,到处都有乐队在演奏——音乐是一个活生生现实的一部分。而自从人们开始虔诚地坐在音乐厅里,衣着笔挺,小心着不发出声音,不打瞌睡,为了加入“高雅”的话语而强迫自己忍受两个小时的交响乐轰炸或者现代音乐的奇怪噪音之时,音乐文化中有一种东西已经死掉了。同理,博物馆、艺术展览馆,都培养了艺术和生活的距离,培养了人们对艺术的宗教拜物精神。导演王晶曾经借一个电影角色之口发表了导演本人的艺术宣言:庸俗是人类的本能。但是人们全都误解了庸俗。我把庸俗变成艺术,使你能够欣赏和享受它。
沉睡的森林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国家”是一个想象出来的政治共同体
1983年,康奈尔大学国际关系学教授本尼迪克特·安德森发表了一部在学术界产生了深远影响的著...
-
香港电影的文化个性
对于喜欢艺术电影、严肃电影的观众,香港电影似乎显得太乱七八糟,太俗(通俗/庸俗),不够严...
-
雅与俗的辩证法
-
中国用不着“走向世界”或者等着“世界走向中国”,因为中国本来就是世界的一部分
假使我们把中国的文化过去变成一种一元的个体,我们就会忽视了它的极大丰富,它的复杂多元,...
-
没苦硬吃,一文不值
罗丹说:“你寻找痛苦,沉醉于痛苦,创造痛苦。你把自己塑造为一个牺牲品。你创造的是死亡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