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金星有点烦》笔记
书中,利用《西游记》故事为框架基础,以太白金星李长庚为切口,重新解构了一个关于“西天取经”的故事。将原故事里以天庭为代表的道家和以灵山为代表的佛家之争这条暗线放到明面上来,当天庭神仙变身卑微社畜,西天取经团队化身苦命打工人,这一切成为人间众生相在天庭的映射。 费用报销、工作汇报、人事安排、各路大仙塞来的条子、各地妖怪暗藏的心思,捋不出的千头万缕,做不完的繁杂琐事。当大闹天宫的真相重新浮出水面,牵扯出无数因果,李长庚发觉自己成就金仙的道路越加渺茫,他需要面对工作的压力,处理人际关系的微妙,以及在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中挣扎。最终对写诗颇有爱好的李长庚得尝善果,他飞升成为大罗金仙后,残蜕转世到了唐朝,化作诗仙李太白。 故事的主要看点就是从太白金星的角度,去展露“西天取经”这张花毯满是线头与疙瘩的背面:揣摩、沟通、分配,都是学问;请示、留痕、汇报,概不可少;途中产生的花费,也要按照流程,在截止时间前报销。工作的展开绝非一帆风顺,灵山与天庭作为合作双方,暗地里各有私心,台面上却是波澜不惊。而参与取经大戏的临时演员——那些地仙和小妖,也都想借着这次机会,谋一点私利。太白金星的工作越来越难做。随着故事的展开,更牵扯出天庭一些不为人知的陈年机密,太白金星也因此不得不面对个人仙途的重大抉择。 相比帝王将相,马伯庸更倾向于去讲述小人物在大时代的人生悲喜,展露日常生活中平凡人的英雄情怀。《太白金星有点烦》也采用了一贯的小人物视角,故事的主角太白金星,虽然贵为神仙且品阶不低,但在百回本《西游记》中的作用却主要是忙于奔走各方、沟通传讯,相当于一个负责推动情节的龙套配角。 “超脱因果,太上忘情”。这八个字贯穿了本书的一条暗线,也就是太白金星修为的进境之路。 第一次出现是因为太白金星修炼一直卡在瓶颈,领导西王母便点拨了他一句——“我作为过来人,送你两句忠告:超脱因果,太上忘情”。太白金星了然,原来之前迟迟没有进境,就是太过感情用事,以致因果缠身,以后必须要无情、淡泊、贯彻忘情大道。但是,他的修炼仍然没有进境。 第二次出现是太白金星想问悟空大闹天宫的真相,却又犹豫不决,悟空便对他说——“你如此做派,想必还没修到太上忘情的境界吧?我教你个乖:超脱因果,不是不沾因果;太上忘情,不是无情无欲” 。这和太白金星之前的解读天差地别,他不禁重新开始思考。 第三次出现是取经顺利完成,太白金星突然明白了玉帝与佛祖的用意,这才想透了这八个字的真解——超脱因果,不是不沾因果,而是只存己念;太上忘情,也不是无情无欲,而是唯修自身。一切以自身修行为念,不为下界之事动摇心旌。如此一来,因果可以沾而不染,情欲也可以挂而不碍,境界截然不同。想透这一层,太白金星突破境界,得证金仙。 抛开本书不谈,“太上忘情”的字面意思是圣人不为情感所动,原出自南朝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伤逝》。本书中,太白金星对这八个字的三次理解,层层深入,也象征着他心境的变化,从“无情”到“非无情”再到“情只为己”,当意识到“情只为己”时,他也得以突破境界,更上一层。文学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读者也可以照见自己,借此正衣冠、明得失。人生中,若真能做到第三层的“超脱因果,太上忘情”,一切以自身成长提升为念,不为其他人事动摇心旌,心境自是拨开云雾,飘然于尘了。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