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为卜筮之书
本书卷第六十六《易二▪纲领上之下》:
古人淳质,遇事无许多商量,既欲如此,又欲如彼,无所适从。故作易示人以卜筮之事,故能通志、定业、断疑,所谓“开物成务”者也。 引自第1738页 圣人分明说:“昔者圣人之作易,观象设卦,系辞焉以明吉凶。”几多分晓!某所以说易只是卜筮书者,此类可见。易只是说个卦象,以明吉凶而已,更无他说。如乾有乾之象,坤有坤之象,人占得此卦者,则有此用以断吉凶,那有说许多道理? 引自第1748页 易本为卜筮设,如曰“利涉大川”,是利于行舟也;“利有攸往”,是利于启行也。后世儒者鄙卜筮之说,以为不足言;而所见太卑者,又泥于此而不通。故曰:“易者,难读之书也。不若且从大学做工夫,然后循次读论、孟、中庸,庶几切己有益也。” 引自第1753页 卷第六十七《易三▪纲领下》:
大率天下之道,只是善恶而已。但所居之位不同,所处之时既异,而其几甚微。只为天下之人不能晓会,所以圣人因此占筮之法以晓人,使人居则观象玩辞,动则观变玩占,不迷于是非得失之途,所以是书夏商周皆用之。 引自第1767页 盖易是个极难理会底物事,非他书之比。如古者先王“顺诗书礼乐以造士”,亦只是以此四者,亦不及于易。盖易只是个卜筮书,藏于太史太卜,以占吉凶,亦未有许多说话。及孔子始取而敷绎为十翼、彖、象、系辞、文言、杂卦之类,方说出道理来。 引自第1779页
10人阅读
冬之旅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义理不泯于天地间
这里讨论的是《性无善无不善章》(《孟子▪告子上》),先引原文如下: 公都子曰:“告子曰...
-
朱子与陈亮论《易》之《震》卦
在本书《卷第七十三易九震》中,朱子曰: “震来虩虩”,是震之初,震得来如此。 “亿丧币”...
-
《易》为卜筮之书
> 查看全部14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