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桓帝其人
永康元年十二月二十八日(168年1月25日),三十六岁的刘志死了,没有子嗣。 不久以后,他的继承人将他的谥号定为“桓”,庙号“威宗”。比起后汉的章帝、和帝、安帝、顺帝,这两个号都显得比较特别。汉桓帝自铲除梁冀后,统治的十年几乎是接连不断的政治斗争和边境战争,朝野各个精英阶层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打击,他也从梁冀的傀儡一跃成为大权独揽的帝王。 某种意义上说,汉桓帝是一个“有为”的皇帝。但他的“有为”都是围绕着巩固个人权力展开。他终结了后汉皇室和诸皇后家族的联合,避免了外戚里出现第二个梁冀,但皇室自此失去了强有力的同盟。 再有,汉桓帝之前,宦官虽然有爵有宠,但尚未成为左右政局的强大集团,和外朝官僚也在机制上有所区隔,彼此的冲突烈度较低。汉桓帝为了巩固权力,刻意利用其作为打击工具,使宦官真正成为具有政治意图的集团。 而最根本的问题,是他为了强化皇权,滥施权术,重用宦官,加深了“秦制”,又制造宦官和士大夫的矛盾,刺激士大夫为维护礼教日益激进,开始谋求“皇帝和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秩序。汉家政教的内在矛盾逐渐加深,皇室从儒家的最高代表逐渐成为敌对者,而这恰恰是刘秀当年千辛万苦从王莽那里夺来、由汉章帝煞费苦心包装的东西。
7人阅读
Fal Cond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东汉时期的洛阳:一座彻底的儒家城市
后汉的洛阳城是一座儒城,是天下之正中,周公之肇始,礼教中国天然的皇都。 前汉定都长安,主...
-
汉桓帝其人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