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坚定的选择抗美援朝的动机分析
在援助朝鲜的问题上,斯大林要求中国出兵,毛泽东在国内经济困难重重、军事上又没有必胜把握的极其不利的条件下坚决主张派出军队赴朝作战并不是出于斯大林的要求和压力,而是有他自己的深层考虑。 关于这个问题,历史学家已经做过很多推断和论述,斯大林考虑的是尽量避免使苏联卷入与美国的公开冲突,那么,毛泽东的动机呢? 一种看法认为毛泽东主要是出于对国家安全利益的考虑,为了保护中国东北的工业基地,免除反动势力对中国安全造成的威胁,中国只能进行一场御敌于国门之外的战争。 另一种看法认为毛泽东是出于革命的信念和意志,以及他渴望战胜美帝国主义的激情和责任感,并以此作为一种革命的动力和提高中国国际地位的手段。 这些看法都是从中美关系的角度出发进行分析的。问题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即中苏关系的角度来观察。中国出兵朝鲜虽然不是为了满足斯大林的要求,但毛泽东也不可能不考虑到苏联的因素。 如果金日成在战争中失利,其结果很可能是把战火烧到中国东北,这样,一旦战争扩大,中国东北就会成为中美之战的战场。毛泽东当然会考虑到,如果美国跨入中国境内,斯大林便极有可能根据《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派几十万苏联远东军进入中国东北援助中国作战。毛泽东不会忘记,1945年斯大林就是借口对日作战出兵中国东北,从而迫使蒋介石签订了损害中国主权的城下之盟。毛泽东也不会忘记,新中国领导人在东北问题上与苏联进行了艰苦谈判。因此,一旦让战争扩大到中国境内,而苏联再次出兵东北,那么,这一地区不是被美国占领就是被苏联控制。就是说,无论战争胜败如何,中国都无法保证对东北的主权不受损害。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做法,当然是把战争阻止在中国边境以外。
沉睡的森林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祸水西引
北朝鲜采取军事行动如果遭遇到美国的干涉,则需要中国站出来支撑局面。 斯大林一向处事谨慎,...
-
从朝鲜战争初期空军支援承诺看斯大林时代中苏同盟的战术保留
斯大林虽然一直答应为中国部队提供空军援助,但他在关键的时候决定推迟苏联空军出动的时间,...
-
毛泽东坚定的选择抗美援朝的动机分析
-
第三次战役后的短视决定
朝鲜战争第三次战役后,中朝军队决定进行休整。当然,毛泽东和斯大林只是同意暂时休整,而不...
-
用承认外蒙独立换回了《关于旅顺口、大连和中国长春铁路的协定》等一揽子解决东北问题的方案
斯大林明白了中方的真实意图,即顺利地解决蒙古问题是以废除1945年中苏条约及协定和所有附件...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