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100个基本
CYuanr (别害怕 走过那长夜吧)
读过 心理学的100个基本
拖延症:拖延并不是因为“懒”,最深层的原因是“恐惧”。
空船理论:人生中10%的问题由发生在你身上的事情组成,另外的90%是由你对所发生事情的反应决定的。
酸葡萄效应:人在无法达成既定目标时,内在启动的一套合理化心理防御机制 — 通过贬损对方的价值来达到自我价值保护的目的。只有保护了自己的价值,内心才能获得平衡和舒适。
冷暴力:长期的不明确、不回应、不作为就是冷暴力!
反刍思维:人们过度地、反复地重温过往的负面经历和感受。是一种严重的情绪内耗。
边界感:所有痛苦的关系都源于没有清晰的边界。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出于本能的逆反心理,人们总是乐此不疲地在反抗他人的意志中捍卫自己的自由。越是禁止,越是渴望。
奥卡姆剃刀定律:可买可不买的东西就不要买;可见可不见的人就不要见;可说可不说的话就不要说。
踢猫效应:对弱于自己或者等级低于自己的对象发泄不满情绪,而产生的连锁反应。处在情绪末端的人往往受害最深,他们明明没有做错任何事,却承受着最深的精神暴力!
互悦机制:人们都喜欢那些同样喜欢自己的人。
身体触碰度定律:适当的身体触碰会促使大脑产生多巴胺,从而对触碰者产生好感。
马赫带现象:人在失恋后很容易出现马赫带现象,会无限放大对方的优点,忽略缺点,从而推动自己拼命挽回。这其实是在将落寞的现实与甜蜜的过去做对比,对比之下产生了不放过自己的执念。
蚂蚁效应:不要用战术上的勤奋,掩盖战略上的懒惰。一个囿于杂物和懒于思考的人注定限于平庸。
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钱都流向了不缺钱的人,爱都流向了不缺爱的人。
安慰剂效应:你相信什么,就有可能会遇见什么。
暗恋心理:依恋型人格通常比安全型人格和回避型人格更容易发生暗恋。有可能你喜欢的根本不是对方这个人,只是这种“喜欢人”的感觉。
磁场效应:你有什么样的磁场,就会过什么样的人生。
幽默效应:当你足够幽默时,很容易让人放松警惕,产生好感。
紫格尼克效应:我们似乎天生就有强烈的执念,想把我的事情完成。
缄默效应:人们之所以选择沉默,并非他们真的认同,只是迫于形势,明哲保身罢了。温暖平和往往比强制施压更能赢得人心。
投射效应:你认识的世界实际上是你投射的世界。
霍桑效应:人们一旦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关注,就会倾向于改变自己的行为,做出不同的行动。
曝光效应:人们总是会对那些经常暴露在眼前的人或事生出好感,随着熟悉程度的加深,好感也会进一步加深。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