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页
- 页码:第264页
第十七卷 单符郎全州佳偶
时金虏陷了汴京,徽宗、钦宗两朝天子,都被他掳去。亏杀吕好问说下了伪帝张邦昌,迎康王嗣统。康王渡江而南,即位于应天府,是为高宗。 引自第264页 “亏杀吕好问说下了伪帝张邦昌”是怎么一回事呢? 吕好问(1064年—1131年),字舜徒,吕公著之孙,吕希哲之子,寿州(今安徽寿县)人,南宋初封东莱郡侯,定居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以荫补官。钦宗时(1126年)任御史中丞,不久改兵部尚书,建炎元年知宣州。靖康之难後,金人立张邦昌,以好问为事务官。吕好问劝他迎立赵构为帝。 宋史本传: 帝(高宗,时为康王)再幸金营,好问实从,帝既留,遣好问还,尉拊都城。已而金人立张邦昌,以好问为事务官。邦昌入居都省,好问曰:“相公真欲立邪,抑姑塞敌意而徐为之图尔?”邦昌曰:“是何言也?”好问曰:“相公知中国人情所向乎?特畏女真兵威耳。女真既去,能保如今日乎?大元帅在外,元佑皇太后在内,此殆天意,盍亟还政,可转祸为福。且省中非人臣所处,宜寓直殿庐,毋令卫士侠陛。敌所遗袍带,非戎人在旁,弛勿服。车驾未还,所下文书,不当称圣旨。”以好问摄门下省。好问既系衔,仍行旧职。时邦昌虽不改元,而百司文移,必去年号,独好问所行文书,称“靖康二年”。吴开、莫俦请邦昌见金使于紫宸、垂拱殿,好问曰:“宫省故吏骤见御正卫,必将愤骇,变且不测,奈何?”邦昌矍然止。王时雍议肆赦,好问曰:“四壁之外,皆非我有,将谁赦?”乃先赦城中。 始,金人谋以五千骑取康王,好问闻,即遣人以书白王,言:“大王之兵,度能击则邀击之,不然,即宜远避。”且言:“大王若不自立,恐有不当立而立者。”既,又语邦昌曰:“天命人心,皆归大元帅,相公先遣人推戴,则功无在相公右者。若抚机不发,他人声义致讨,悔可追邪?”于是邦昌谋遣谢克家奉传国宝往大元帅府,须金人退乃发。金将将还,议留兵以卫邦昌。好问曰:“南北异宜,恐北兵不习风土,必不相安。”金人曰:“留一勃堇统之可也。”好问曰:“勃堇贵人,有如触发致疾,则负罪益深。”乃不复留兵。金人既行,好问趣遣使诣大元帅府劝进,请元佑太后垂帘,邦昌易服归太宰位。太后自延福宫入听政。 看来是两次劝谏张邦昌。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