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页
- 页码:第36页
我们甚至不需要独自去冒险;因为过去时代的英雄们已经走在我们前面;对迷宫的奥秘已经了如指掌;我们只需要沿着标明英雄足迹的麻线走。在认为会发现可憎怪物的地方我们将会发现一位天神;在认为会杀死另一个人的地方我们将会进入自我存在的中心;在认为会独自一人的地方我们将会和整个世界在一起。 引自第36页 这是抵牾的旅行的意义和不要去旅行的意义。
怜悯是面对人类苦难中严肃而永恒的东西时,抓住人的思想,并使之与受苦难者融为一体的感情。恐惧是面对人类苦难中严肃而永恒的东西时,抓住人的思想,并使人与其秘密原因合而为一的感情。 引自第36页 这是我见过最精准地描述这两者区别的文字。来自乔伊斯《青年艺术家的肖像》 P130
在有缺陷者的眼光中,女人被贬低到卑下的地位;在无知者恶毒的眼光中,女人被符咒镇压在平庸和丑陋之中。可是她在理解者的眼光中获得拯救。能够并不过分慌乱,而是以她所需要的仁慈和保证,按照她的现状将她接受的英雄,在潜在的意义上就是她所创造的世界的国王,或人身化的神。 引自第36页 所以女人的使命是等待她的理解者,她的国王,她的英雄和她人身化的神。这位理解者是需要女人用自己的身体和精神含化出的蚌中之珠。这个隐喻层面,男人是所有女人的孩子并非妄语。 P157
这位秘鲁的宇宙神维拉科查的构思崇高的形象中最使人惊奇、最使人深深感动的是他的性格细节,即他的眼泪。这一形象把僧侣怀疑世界的领悟“所有生命都是悲伤的”和天父创造世界的肯定见解“必须有生命”结合在一起。完全意识到他亲手创造的生物的生活烦恼,完全知道痛苦荒原上的呻吟、受骗者的痛心的怒火,完全明白他所创造出的将是个自取灭亡、充满贪欲和愤怒的世界,这位神灵默然同意向生命提供生命。不给予繁殖万物的水就等于毁灭;可是给予繁殖万物的水就等于创造我们所知的这个世界。因为时间的本质是变化、是消灭暂时的存在;而生命的本质则是时间。此位慈悲的、广爱众生的、创造万物的人中之人为无边的苦海所动容,在他完全明白自己所做之事的情况下,他给予的生命之水是他的眼泪。 引自第36页 被这段描述打动。岂非有悲剧的美感? P162
对于贤者、愚者她(阿婆卢吉低舍婆罗,即观世音)都是神圣的;因为她的誓言中包含着拯救世界和维护世界的深刻直觉。在即将进入涅槃的境界之时,她停了下来,并下决心在时间结束之前(时间是永不结束的)放弃沉浸于无忧虑、烦恼的永恒池水之中的福分,这个决定表明她认识到永恒和时间的区别只是表面现象——这种区别必然是理智的头脑所作出的,可是在具有超越于成对的对立物的真知的头脑中,这种区别就消失了,而所理解到的则是时间和永恒是同一完整经验的两个方面,是难以表达的同一非二元物的两个层面;即永恒之宝存在于化生和死亡的莲花之中;唵嘛呢叭咪吽。 引自第36页 这段我的理解是,并非有永恒则无时间,尽管时间是无尽头的,是不能结束的,但仍旧是可量的,永恒不可,永恒是一种全空的状态。他和时间不存在根本的矛盾,而他们是矛盾的两个侧面,不是根本对立的二元。所以坎贝尔这本书的名字起得太好了,英雄的一千张脸,也可说真知的一千张脸。 P260
有时是个傻子,有时是个圣者,有时光辉如君王;有时流浪,有时像巨蟒似的不动,有时面带慈祥的表情;有时受尊敬,有时被侮辱,有时不为人知——认识到真理的人就这样幸福地生活在极乐之中。就像演员永远是人一样,无论他穿上戏装、还是脱下戏装,完全通晓不灭奥秘的人永远是不灭者,而不是其他。 引自第36页
120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