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页
- 页码:第182页
10.3 激进主义的高歌 激进主义在近代中国的崛起有着其外部因素和内部的条件。就外部因素而言,法国革命、俄国革命及其背后的政治哲学为中国的激进主义运动提供了“最新的”、“最先进的”思想资源,从而使得激进主义的说辞更加雄辩、更具“感染力”。这种革命为“毕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之功于一役”的念头提供了来自外部的“成功”典范,为中国通向空前绝后的、崭新的人间天堂开辟了光明的前景。 中国近代激进主义在近代中国的极度繁荣有其深厚的内部原因。理性主义与激进主义的冲动在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可以说是源远流长、香火不断。《尚书》中的汤武革命中隐含着通过暴力来实现德治社会,通过改正朔、易服色来实现全面更新的倾向。孟子的浩然之气鼓励着“大丈夫”去过高估计自己的理性能力和不懈地追求高调的道德理想,他那二元对立、非此即彼、不容调和的义利学说,为朱熹的“存理灭欲”、后来的阶级斗争学说和实践以及“宁要......,不要......”的政治思维方式提供了方法论基础。张横渠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则成为一代知识分子获得和提升自己使命感的精神力量源泉。,而对其中所隐含的自大倾向、精英主义心态和家长制的专制倾向则熟视无睹。 以理性主义为支撑的激进主义中危害最大的是其中蕴含的动辄诉诸暴力的倾向。如社会学家阿隆所发现的:暴力是狂妄的理性主义者和急躁的激进主义者最后的手段.....可见,激进主义者用本身的妄为再次证明了人不免有缺陷,人间不可能有天堂的保守主义的结论。 在近代的中国,保守的倾向、自由的诉求和激进的革命都走到了各自的反面,各自为敌。保守主义反对自由派,理由是自由派太激进,反传统;自由派敌视保守派,理由是保守派不要自由。结果,最后都输给了激进派。 任何一个社会的传统都是演化过来的。在今天看来,尽管每个传统中自由的含量有多少之分,但当初都是从没有自由开始的。中国的传统虽然还算不上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传统,但是也不能就断言,中国的文化传统与自由毫无关系......没有一种传统天生就是自由的传统,同样,也没有一种传统命定不能变成自由的传统。既然人性是一样的,既然人们对自由的向往是相同的,所有的传统终将变成自由的传统。 文化传统不仅是保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而且代表了历史本身和文化的传承。这种传承不是凭借一种激进的全盘解决的模式就能彻底摧毁或整体取代的。 引自第182页
5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