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页
- 页码:第138页
1929年底,父亲领导的殷墟第三次发掘接近结束时,发现了著名的“大龟四版”,龟版上刻满了殷商时代的贞卜文字。那时候,流亡在日本的郭沫若正编写他的《卜辞通纂》一书。闻听消息后,他立即去信给“史语所”,迫切要求得到全部拓片。傅斯年为此征求父亲与董作宾的意见,他们商量后,都同情郭在流亡中还致力于做学问的精神,于是很快把全份尚未发表的拓片寄给郭沫若。郭沫若收到后立即把拓片编入他的《卜辞通纂》书中,并在付印之后才告知“史语所”,这让父亲当时颇觉尴尬,但最后还是认为学术乃公共事业,不必为此按纯法理的观点追究处理。 引自第138页
15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