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页
- 页码:第60页
…… 整个冬天及早春(1927年),每隔十天,我就要往返京津以此,以随时掌握美军防卫计划及紧急情况下从华北疏散美侨的安排。 由于形势严峻,巴特勒将军日夜升火,以防飞机、卡车及坦克的燃油冻结。部队几乎每日举行演习和调动,准备随时扑向北京作救援。将军对我说,接到使馆警报后,十四分钟内,就可以组织起一支一千六百人的救援部队上路,开往古老的首都。京津两市之间的公路在陆战队工兵监督下,早已修正妥贴。简陋的桥梁经加固后,可以承受坦克的重量。所有飞机都日夜备战,接到命令后,五分钟即可升空。 北京的所有美侨都接获通知,要求到使馆登记。使馆命令他们一旦的到预设的信号,就必须躲往有高墙保护的使馆区。使馆的海军陆战队有一支所谓的敢死队,约四十人,每人配一匹健硕的蒙古马。他们的任务是,一旦发生暴力排外的情况,就飞骑前往散布全市各处的美国家庭,将陷入险境的同胞带回使馆区。 …… 这年冬天及早春,我跟巴特勒常常见面……听巴特勒将军讲述他的经历,包括驻扎在外国发生的故事、华盛顿的政坛秘闻以及费城的政治腐败。他当过费城的警察总监,曾试图铲除市政当局的贪污及黑白两道的勾结,却劳而无功。 真到不得已时,巴特勒自然会不惜在华北开战,以捍卫美国人的生命和权利。但他喜欢中国人,也仰慕他们,在职权允许的范围内,与中国人的反外国思潮特别是反美思潮作斗争,以避免战火。他做的极其成功,示好的同时,避免了示弱或谄媚。他特地告诉中国人,他的部队训练有素,状态上佳,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若美国人对中国的善意遭到卑鄙的暴力回报,部队必将全力出击。 遵循这一策略,他全面配合了美国驻华公使马慕瑞的所有活动及立场。在最紧张动荡的几个月里,两人经常在北京使馆碰头。他们一致认为,京津两地美国社区集中出现的问题容易解决,但散布在华北各地的零散传教士的问题,则会相当棘手。 南京暴行发生后,已有数百个传教士将家人送回了美国,另有数百个传教士举家撤往天津或北京,但仍有许多传教士拒绝离开传教点。他们已有许多同行被前进中的国民党杀害,照理应该明白,留在孤立而危险的地方,很容易将美国政府拖入与中国人的敌对状态,却依然固执己见。 想当烈士是极不寻常的渴求,且各有各的原因。许多传教士拒绝避往安全地点,并公开声明不需要本国政府保护,却不知,政府则无法报以同样的声明说:“某某人自寻死路,我们只好由他去了。” 引自第60页
79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