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页
- 页码:第208页
马克思认为经济是社会的基础,而我则认为人是社会的基础,经济只是在这个基础上构筑起来的上层建筑.当我们预测未来时,首先设想到预测的时间段,作为基础的人会是什么样?他们在数量和质量上会发生哪些变化?以预测时点的人为基础,思考在这样的基础上可以构筑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从这个观点出发我们先来观察现在的人口,即现在的3岁、13岁、18岁的人,到了52年的2050年时,分别为55岁、65岁、70岁。届时,作为长官的头头脑脑们(各省的事务次官)、各会社的社长、政界的要人分别由这些年龄段的人在任职……通过这种间接推测的方法,从已生存在现今社会之中而且已经受相当程度角度的人身上观察……从他们接下来要受得高等教育中推测,便可以预见2050年社会上层领导人的能力。 同理,观察28岁、23岁、13岁的群体,就可以预测2040年时的政界、财届要人的水平……并按此顺序推测2030年,2020年……这样把到达2050年为止的社会基础构成作一个动态的推测,这不只是依靠猜测的问题,而是注重对现在的人进行观察分析、将教育的因素促使这个群体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考虑在内,得出从现在到2050年的基础构成,它不是抽象间断,而是动态连续的图像……在人口史观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不是经济学,而是教育学。如果确定了人口在量与质方面的构成,继而可以推断出由这样的群体能营造出什么水平的经济。如果基础的质量恶劣,经济效率自然不佳。 引自第208页 A:很喜欢这个思路,但是作者后期的分析比较弱,或许是90年代初并不能预见到信息科技革命对于教育的影响,使得人受到中学甚至高等教育的影响逐渐弱于成年后通过网络获取教育资源所受的影响。网络带来的开放性的,非固定组合性的,由于某一特定兴趣而产生的互助团体所带来的人际间互相教育影响的社群文化,将在今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改变人们生活以及思维的方式。
52人阅读
Anna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8页
种努力为皇室提供了永恒的稳固基础,使得皇室得以安如泰山,免受任何革命的冲击。换言之,这...
-
第51页
……大化改新所确立的强有力的立宪国家制度却未能长久,其中央集权的官僚组织逐渐徒具形式。 ...
-
第208页
-
第255页
远离广阔的大陆,在岛国上生活的日本人,有史以来就渴望土地。明治以后,日本人侵犯大陆所贪图...
-
第12页 二、日本理念的原动力
日本的历史,能够清楚表述者始于公元四世纪左右,亦即在圣德太子于公元604年制定十七条宪法之...
> 查看全部1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