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台湾选举的发展脉络
swiftflyer (子非鱼,焉知鱼之忧乐)
读过 台湾选举研究
- 章节名:第一章 台湾选举的发展脉络
1949年后 开放台湾地方选举 同时宣布戒严 独霸型政党变为竞争型政党 台湾选举沿革的四个历史阶段 1、1945~1969 地方自治选举 1st. 初现端倪 甲午战争 天皇任命总督 台湾人民起义、各种进步组织 1945年8月15日 《开罗宣言》《波茨坦公报》 台湾主权交还 当时教育水平高于大陆,有实行选举的良好基础,人民当家作主的愿望迫切 资产阶级民主分子支持宪政,但南京政府忙于内战和劫收,对岛内人民实行经济掠夺和政治歧视。 1946年5月1日 间接选举产生了省参议会 “二二八” 多名省参议员遭袭 1947年颁布的《中华民国宪法》规定 由“中央”先制定《省县自治通则》,再据之实施省、县自治,即省、县的议员、行政首长均由选举产生。 1949年1月 陈诚 台湾省主席 对抗李宗仁 5月 戒严令 1950年6月7日 “行政院”通过《台湾省选举法规》,开始实施分期直接选举 2nd. 放权收权,玩弄选举 2、1969~1980 “增补选”与“民主假期” 70年代末 “美丽岛”事件 增补选出现————>> 国民党自身问题:“中央政权”欠民意基础,政治合法性危机 美国态度:希望“中华民国”“民主化”——>联合国席位失去,外交种种失败——>调整以换取支持 全面改选会陷入困境,蒋氏地位难保 ——————>> 方案:大陆“老民代”继续留任,增加台湾地区“国代”名额。 自订自惠的“遴选” ——即指派,由蒋介石一个人来选。 不择手段争选票:非法让贤,贿买选票,强权控制投票,投、开票阶段之舞弊 党外再崛起 地方选举 许信良 “中坜事件” 中美建交公报——蒋经国下令暂停选举——党外对国民党专横愤怒至极,朝野矛盾升级——1979“美丽岛”事件。 选举的地区性 3、1989~1989 《选罢法》——千呼万唤始出来 选罢法出台 常设选举委员会,放宽候选人资格限制、放宽助选限制
swiftflyer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一章 台湾选举的发展脉络
-
第三章 选举与地方派系
第三章 选举与地方派系 地方派系的形成与发展 县市级与乡镇级派系 国民党与地方派系 四种...
-
第四章 文宣造势与选举行销
从文宣到行销 “行销”旗帜下的媒体 使用媒体的多样性 ,针对不同受众选择运用不同媒体的慎...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