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辑 11
- 章节名:第一辑 11
只有当人在内心提出一个苦恼的问题,及这个世界对于他意义何在,他对于世界意义何在……只有在这时,内在的人才在这些苦恼中降临了。这种苦恼并不因更详尽的知识或更广博的知识而平息——不,苦恼渴求着另一种形式的知识——这种知识在任何时刻都不停留为单纯的知识,而是在拥有知识的瞬间就转化为行动,否则这就不是拥有知识。 引自 第一辑 11 对于这种苦恼,托尔斯泰曾经的解决方式:“追求完善”,但最终终告失败,从而令其再次转入宗教。
内在的人他并不为整个世界而苦恼,只是为上帝和自己而苦恼……这种苦恼片刻不停。 上帝是精神,因而只能在精神上给予证明,即在内在的人身上给予证明。如果说可以有上帝的外在的证明的话,那么任何 一种外在的证明,就同样是一种欺骗。 引自 第一辑 11 上帝与人的“直接”关系一旦确立,就会不可避免地走向毁灭。因为任何一段直接的关系一旦确立,就开始走向毁灭,就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那样。 所以,人的宗教苦恼在于:只有“内在的自己”才能了解,并且只有单独一人时才可被真正谈及。只有你和上帝的关系,并不存在第三个见证者。
8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