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页
- 页码:第8页
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提出解决了水文过程的空间变异性问题。正是由于有大量的、丰富的、空间分布的参数作为支撑,才使它对流域水文现象的模拟和描述能体现很好的空间不均匀性,从而更加真实地预测或再现流域的各种行为。 ~~~~~~~~~~~~~~~~~~~~~ 在分布式物理模型的研究方面,有代表性的有: (1)欧洲的SHE模型(Systeme Hydrologique Europeen) (2)英国的IHDM模型(Institute of Hydrology Distributed Model) (3)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中心的SWAM模型(Small Watershed Model) (4)英国的Beven和Kirby提出的TOPMODEL等 ~~~~~~~~~~~~~~~~~~~~~ TOPMODEL将数字地形模型(DTM)与GIS结合,充分利用容易获取的地形资料,结构简单,优选参数少,与观测的物理水文过程有密切联系。 ~~~~~~~~~~~~~~~~~~~~~ TOPMODEL的网络版,是TOPNET,应用于美国中部伊利诺伊河的Tahlequash附近。 ~~~~~~~~~~~~~~~~~~~~~ 国内李宏益将TOPMODEL用在北京潮白河流域。 ~~~~~~~~~~~~~~~~~~~~~ 采用随空间位置变化的模型参数并不能明显提高模拟的精度,但是采用分布式水文模型可以模拟计算出流域内部测站的流量信息,而这对集总式模型来说是做不到的。 ~~~~~~~~~~~~~~~~~~~~~ 目前分布式水文模型的研究已经进入小流域应用阶段,在国内外许多流域上都建立了分布式或半分布式水文模型。以 以小流域为基础,许多研究者正在探索在大流域上建立分布式水文模型的方法和途径。杨大文等尝试把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于拥有75万多平方公里的黄河流域。 ~~~~~~~~~~~~~~~~~~~~~ 径流量是数字流域模型模拟的基本对象,径流的时空分布规律是水资源时空演化和分异规律研究的科学基础,王浩等提出了径流时空分布理论,还提出了年径流的天然-人工二元演化理论,建立反映流域下垫面动态变化的降水径流经验模型。 ~~~~~~~~~~~~~~~~~~~~~ 虚拟仿真是数字流域另一个重要功能。它将各种类型的数据结果用人们能够直观感受的形式表现出来。近年来,数字流域三维仿真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在国内的应用日见增多。 ~~~~~~~~~~~~~~~~~~~~~ 数字流域的实质就是对流域过去、现在和未来信息的多维描述,数字流域模型可以再现流域的历史,预测流域的未来,模拟结果绝大多数为数据的形式,需要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来增强直观性。 引自第8页
34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