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节:学校篇 在回忆里你们变美了(13)
- 章节名:第16节:学校篇 在回忆里你们变美了(13)
上的学校越好越是精英。国外的学校自然比国内的好,那上不了国内名校,上了国外的学校也算精英吧。又加上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是必须要上大学,不上大学就不是精英(当然现在上了大学也不是),于是千方百计地都要把孩子们送进大学。他们认为这是对孩子的一种负责任的做法。孩子们到这个阶段为止似乎都是没有什么选择余地。 我想如果有个孩子和家人说,我想去学做面包,家长一定要气到吐血,除非是孩子实在学习太差,家里又没有什么门路才会送到新东方厨师学校去。 在日本或者其他国家或许不同,小孩子在高中的时候基本都会自己决定去做什么了,是上大学,还是去职业学校,还有些人选择直接去工作。 他们在这个年龄都对自己有了比较充分的认识,已经懂得了去安排自己的未来了,为什么呢?因为有自我教育和社会教育。 也许会有人不高兴,但是还是要说日本的孩子比中国的孩子经历的磨炼更多。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会从高中开始打零工,接触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开始考虑自己的未来的可能性,不像中国孩子一样很空洞地说要当记者或者要当艺术家(我小时候更夸张,全班的小朋友都要当天文学家)。 ·········· 和中国有所不同,日本的大学教育基本属于兴趣爱好教育,大家尽情地享受教育给自己带来的提高,然而当到选择职业的时候,并不一定选择自己本专业的职业。对他们来说专业是爱好,工作是工作。 当然日本的企业招聘除了专业性非常强的研究工作以外都是面向全专业的,比方说电视台就不会只要电视传媒专业的学生。因为在日本一个人在经历家庭教育、个人自我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之后,还将迎来他的职业教育。 一般企业有自己的一套培养人才的方式,他们更乐意招收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他们不在乎这个学生之前是学什么的,那是他自己的爱好,到了公司之后才开始真正学习在工作中所要运用到的知识。他们就这样自己培养改造人才,既获得符合企业要求的人才,又增强企业和人才之间的凝聚力。所以日本人在就职以后基本上相当稳定的,很少有跳槽转行的人。
zigzag747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4节:学校篇 在回忆里你们变美了(11)
最后说件有意思的事情。我记得那个教会的牧师的妻子和我说过的一段话:“你知道为什么日本这...
-
第15节:学校篇 在回忆里你们变美了(12)
我对她的故事说不上来相信还是不相信,总之她自己坚信不疑。她很努力,传教很努力,工作也很...
-
第16节:学校篇 在回忆里你们变美了(13)
-
第17节:学校篇 在回忆里你们变美了(14)
这里发表一点个人观点儿,钱对于认识社会的重要性是很大的。如果一个学生没有一定可以自主支...
-
第18节:学校篇 在回忆里你们变美了(15)
从我表妹开始就啰里啰唆的好像写跑题了,其实我就是想说,很多留学生做了教育投资去国外打算...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