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子同袍(不确定)
- 章节名:与子同袍(不确定)
最好的抵抗是威慑。 最强的战略是拒敌于国门之外。 最高明的战术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而仁慈,是死神的执照。 战争到最后,还是人的较量。 飞机和导弹可以把一切都毁灭,但是毁灭本身没有意义, 控制,重建,才是有意义的掠夺。 最好的防御,永远都不是战争,而是威慑。 引自 与子同袍(不确定) 感触良多。 一, 这是陆臻的论文。这样的思想,这样的语气,这样的态度,都让我那么那么向往,那么想要走上去,走到那个高度,掌握一些东西,用属于我的方式。 一直在想,所有的国家都在开发军事科技,可是这样下去又会怎样呢?有最强的,次强的,正在努力强的,发明的东西一个比一个精深,像桔子说的,“人类在研究如何伤害自己的东西上面从来不遗余力”。 研究是永无止境的。发明也是。没错,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可是做出来了又怎么样呢?想要这方土地,得不到,毁了这里再得到,这是真正意义的“得到”吗? 二,御敌于国门之外,不战而屈人之兵。中国有最好的陆军,可是一旦到出动陆军的时候,就是将要失败的时候。失败,即等于让人民受到伤害,并非失去一方土地。 可是这该有多难呢。 在演习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悲哀片断。 蓝方的指挥部都不在演习范围内,如何击败蓝方?有可能吗?胜利,仅仅是击退蓝方,永远不可能战胜。可我们却是红方。我国的外交观念已经定性了我们永远都不可能是蓝方。 如此的被动和无奈。 三,人类感。 就好像抗日时期,我不知道那时于现在是否可以同日而语。可想了想,怎么不行呢?那时的世界军力都没有现在发达,可是本质是相同的。本质都是战争。敌人和我们的军事科技实力天壤之别,可是依旧邪不胜正。战争到最后依旧是人,人和人的较量,我们抵抗下来。
47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