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页
- 页码:第12页
人会难免受到外界牵制,但不能完全控制人的思想,因为思想自由和强大所以人也可以是自由和强大的。如果愤怒则是因受欲望和外力所控。 一元论由神秘主义的泛神论巴门尼德事物具有统一性而来,逻辑学起源于巴门尼德后由黑格尔加强。认为宇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存在既不可变也不可分。逻辑推理认为不存在也就不可推论。罗素认为唯有常识与科学事实才最为持之有据。 永恒不变的事物是指在时间上具有终极实在性的东西。人不仅在形体上经历了进化,在理想与思想上也一步步进化。生命是冲动的,因此冲动生命得以进化。 罗素以为认识事实比考虑善恶更可能达到善的境界,科学的哲学更接近于客观,而非主观的人性束缚与利害得失。罗素的观点是科学的,柏拉图与神秘主义是伦理的。 精神生活不仅只是思想和知识,还要结合社会生活的本能,才有意义。 正如罗素所预测的,现在的教育都是为了应付考试得文凭,而不是从内心真正的爱好出发。而且多数到了一定的年龄便不想再接受教育而直接去找工作赚钱了。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可以边教学有工资边研究所以科学事业很发达,但从事艺术的却因为没有实际的利益而失去了本能的创作冲动。多数艺术也以赚钱的多少来衡量艺术的价值,艺术创作就没了纯洁性,没有内在价值的艺术也是很难长久生存的。如果提供象罗素所说的“懒人工资”供从事艺术创作的人维持基本生活也许那些有艺术天分与艺术理想的人会坚定地走下去。 内心真正幸福的人不会受到任何外物的影响而影响到快乐。 工作的动机都是为了钱不是为了快乐。而且不工作就会恐惧生活来源,根本没有时间享受闲时。人们被金钱所奴役。 罗素的人道主义观点适合每个国家,每个集体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爱自己的国家,也应该要求自己平等地去爱所有的人,一切男人和女人。” 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就是以民族情感和名誉引起的爱国主义为借口的,其根本是能源(经济利益)争夺。 罗素认为社会和谐应该创造这样的世界: 减少工作时长,让人有闲时娱情,工作不再成为负担,减少人们身体的痛苦。 国家义务教育到21岁后,才准许参加工作。 给从事家庭劳动的妇女发放薪酬,保障妇女在经济上的独立。 孩子们的开销不要全部落在家长们的肩上,国家发放一定的补帖。 对犯罪分子实行思想教育,让他们彻底改良。 制定某些制止战争的措施,杜绝暴力。 废除资本家制度,让经济自由,无社会阶级的区分。 没有了经济奴役,情爱和婚姻就自由了,人们更多的享受和创造精神世界的幸福。 这些问题正是中国最需要的。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