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页 讲《易》家之锢蔽
- 章节名:讲《易》家之锢蔽
- 页码:第19页
历来讲《易》家,无论其为汉学,为宋学,而有一宗牢不可破之锢蔽即将《经学》二字横梗于胸中是也。埋其庞然自大之身于故纸堆中,而目高于顶,不但对于世界之新知识,新思想,深闭锢拒,而于固有之名物象数、气运推步之原本于《易》者,亦皆视为小道,而不屑措意。凡经传所未明言,注疏所未阐发者,悉目为妄谈,为异端,排斥攻击,不遗余力。而不知《易》之为书,广大悉备,上自天地之运行,下及百姓所日用,无不弥纶范围于其中。孔子赞《易》已明白言之,曰:“书不尽言,百不尽意”,故“圣人立象以尽意”,“变而通之以尽利,鼓之舞之以尽神。”是书之所未言者,固当求之于意;意有所未得者,当求之于象;象有所末尽者,当变通之以尽其利,而《易》之道始应用而不穷。今乃尽反孔子之言,曰:吾言义不言利。曰:得意而忘象,得象而忘言。目光之盘旋,不出于书外一寸,此《易》道之所以终古长夜也夫。
56人阅读
伯阳父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页 编辑大意
卦因數衍,數緣象起,象由心生。《易》准天地,廣大悉備。雖人事遞演,世變日繁,要不能出乎...
-
第19页 讲《易》家之锢蔽
-
第24页 嫌于无阳
《坤•上六•文言》:‘“阴疑于阳必战,为其嫌于无阳也,故称龙焉。”注疏与各家讲解,...
-
第54页 一生二、二生三
天地之數,一生二,二生三,老子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蓋物一者自无而有,未為...
> 查看全部5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