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 页码:第1页
P2
戏剧就是冲突。戏剧是会给主角生活带来明显改变的冲突——这改变会改变主角和他们周遭的环境。 引自第1页 P3
编剧的首要工作,就是要萃取出生活中的重要意外事件,并且将之强调出来形成突出段落,并用来述说带来转变的故事。为达此目的,编剧要学会压缩时间和拆解事件。 引自第1页 压缩时间:编剧生手会在转变之前,不自觉地纳入太多观众不必知道的故事事件。 拆解事件:即挑选出对故事带有直接冲击的部分。 P10 墨子注:不仅仅针对完整剧本,即便是其中的某一场,也可分为开始、中间、结尾三部分。其中在开始部分应当注意的是吸引住观众的注意力。 P15-23:银幕故事的要素 背景故事: 编剧新手的普遍错误,就是觉得自己的剧本中不得不安排过多的背景故事(并且通常是使用最愚蠢的中断故事的“倒叙”)。而事实上,观众是不需要知道所有细节的。 内心需求: 为了使人物鲜活,主角必须试着去理解自己未曾察觉的个人特质(通常是道德、价值观、人生观等情感方面),并最终实现。以《新龙门客栈》金镶玉为例,这种特质可以说是“正义感”、“是非观”。 刺激诱因: 不同寻常的事件,带出主角需要解决的难题、应当克服的挑战,或是将要开始的冒险。以《新龙门客栈》为例,即杨大人的子女被流放。 外部目标: 主角相信可以用来解决刺激诱因所带来的难题的行动或是对象。主角必须达到这个目标,才能生活得更好。以《新龙门客栈》为例,即解救杨家遗孤护送出关。 敌对力量: 没有敌对力量,对观众而言,就没有张力和期待。对手通常要比主角更有力,拥有更多资源。对手越强大,最终主角的胜利越能给观众带来满足感。 沉迷困扰: 外部目标是不会和主角的内心需求直接相关的。外部目标可以是具体的事件,而内心需求则是人的内在特质。 对抗: 主角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对抗。 P39-故事角色
大多数的恋人都会要求对方去了解他们的内心需求、自我观念完全改变至与另外一个人相似之后,才有可能继续这段爱情。只有经过这种在自我观念上的共同一致化的发展过程,才能使这故事在最后满足观众。 引自第1页 事实上不仅仅是爱情,爱情电影也是如此。以《克莱默夫妇》为例,霍夫曼开始并不了解斯特里普的心理,但是在后来和儿子共处的过程中,他会了解以往的日子,妻子的生活是怎样的。 P40 只有人与人的冲突才能带来真正的戏剧性;即便是社会冲突戏剧,也通常需要一个具体化的对手,来代表群体的价值观。 P55 剧本写作原则:要使用现在式;要使用主动语态。 P60
观众走进电影院的主因是:他们想看到比真实世界更合理的时间,要求在电影两小时的过程中,看到其中的环境是自己认知中我们的世界“应该是”或“希望是”的样子。银幕的世界是超越真实的。 引自第1页 墨子注:为什么现在纪录电影很难进影院,或很难取得较好的票房成绩;为什么观众更青睐视觉系的商业大片。这就是原因。电影是梦,是YY的最佳工具。 P81:剧本写作方式 1、除了诗之外,剧本比任何形式的文字创作,都更需要阅读者想象力的深入参与。 2、编剧要写的是影像,而不是影片画面。请不要试着在纸上去导演这部影片——避免使用摄影机上的指令。 3、也不要写“我们去接近”或“我们可以看到”之类的。 4、剧本Tip___ 外 野营地 日 翟墨子跳上他的白马,做到镀银的马鞍上。 注:场景开始的动作叙述,更细节地描述场景中的动作,通常会是大且广的画面,把整个场景建立起来。 P96:场景叙述 1、在冲突被完全解决之前就离开某个场景。这种持续尚未结束的感觉,会给戏剧带来张力和能量,并一点点将读者带领到真正戏剧性的大结局。 2、剧本中的每一场戏,都必须提供给观众和故事相关但观众还不知道的事情。即给读者新的信息,从而带来情节发展。场景最不好的一面,就是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3、编剧的技能应当是激起内心想象力,不是去形容画面;是建立有重点、有感觉的动作,不是精确地记述所发生在银幕上的大小事。编剧的通病——想把发生在银幕上的事逐字写成书面文字。 P104:对白 最好的对白是角色说不出的——存在于所说的话的表面之下,是不易处理的心境。即潜台词。太过明显的对白、传达出角色或观众都已熟知的信息,是大忌。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