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篇 保养品
- 章节名:第四篇 保养品
使用高级保养品,最好先筛选、滤除十四酸异丙酯(Isopropylmyristate)及十六酸异丙酯(Isopropylpalmitate)。更小心的做法是:不使用含有合成酯类的高级保养品。 干性皮肤 角质偏薄者,以含适量油脂的乳霜类较为适合。 年轻者所使用的油脂可以选择不粘腻、稳定性佳的荷荷巴油、红花油、葵花油等。 年长者宜选择具修复角质效果的月见草油、琉璃苣油、夏威夷核果油等。 干性粗糙的肌肤,较为积极的作法是:去角质。水杨酸、果酸、去角质酶粉等。修复粗糙干燥肌肤,油溶性氨基酸、神经酰胺等成分,也是必要的选择。 过敏性肌肤或受伤肌肤,不使用化妆水,洗完脸后直接擦保养霜。对于含果酸、维生素A酸、美白及防晒成分,平时没有必要,不使用含这类成分的保养品。 干性面疱型肌肤,避免使用可能导致皮肤干燥的硫磺、水杨酸、雷索辛,宜选择温和抗菌的茶树精油或低浓度的维生素A酸保养霜。 [小档案]干性肌肤专用保养品 1. 年轻肌肤 保湿成分:甘油、丙二醇、NMF、PCA-Na、氨基酸。 保水油脂:荷荷巴油、红花油、葵花子油、夏威夷核果油、小麦胚芽油、酪梨油。 2. 年老肌肤 保湿成分:透明质酸、水解胶原蛋白、维生素原B5、氨基酸。 保水油脂:月见草油、琉璃苣油、夏威夷核果油。 (1) 皮肤干、角质薄:忌果酸、维生素A酸、含皂洗面乳、含氢氧化钠、三乙醇胺类乳化制品。 (2) 皮肤干、角质厚:搭配使用去角质酶、水杨酸、果酸等洗面乳。 (3) 皮肤干、长粉刺:搭配维生素A酸、油溶性氨基酸 (4) 皮肤干、易过敏:忌果酸,并搭配抗敏成分使用。 3.关怀小语:保养是长久的工作。建议年轻人,可依经济能力升级保湿成分。且年轻肌肤所需的营养成分,一般开架式陈列的保养品就很齐全了。年老的肌肤,请参阅抗敏保养品选择。 中性肤质 年轻无老化现象,使用多元醇类的保湿剂,搭配荷荷巴、葵花油等不粘腻的油性成分即足够。 皮肤若是粗糙,除了可选择月见草油、夏威夷核果油、琉璃苣油搭配之外,适当的使用果酸、水杨酸等去角质成分,可以促进角质的更生,有效改善肤质。 已显老化的肤况,除了选择富含亚麻仁油酸的油脂之外,应提升保湿剂的等级,使用高效保湿的透明质酸。另外,搭配氨基酸系保湿剂,可以维持角质功能正常化。 老化到皱纹横生,则保养品必须再晋级到抗老化保养品。 油性肤质 选择的重点是: 1. 清洁用品的选择 用中度去脂的洗面乳,一日多次。洗面乳应该选择:低刺激性的清洁成分。适合的有Sodiumcocoylisethionate、Sodiummethylcocoyltaurate、Sodiumlauroyltaurate、Sodiummethyloleoyltaurate、Laureth-3earboxylicacid、Sodiumlauroylsarcosinate等。 2. 选择低粘性的保湿剂 主要目的是减轻皮肤的负担。此外,植物萃取液中,具有收敛效果的鼠尾草(Sage)、百里香(Thyme)、绣线菊(Meadowsweet)、圣约翰草(St-jon,s-wort)等,都很适合作为油性肌肤用的化妆水成分。 3. 选择油脂调理成分 4. 保养方式的调整 可每天用婴儿油或卸妆油充分地按摩脸部,不习惯用油清洁的人,可改用蒸汽蒸脸。注重亲水性的保湿。年轻健康肌肤,多元醇类、天然保湿因子、氨基酸类就足够,可能的话,选择在化妆水中加有Zn-PCA成分的油脂调理剂。上了年纪的人,宜配合去角质成分,像是果酸、水杨酸、维生素A酸等,帮助代谢老旧角质,保湿成分则以透明质酸、维生素原B5等较为适合。少选择含酒精、酚类(Phenol)等治标不治本的危险成分。 [小档案]油性肌肤专用保养品 1. 清洁建议:勿使用强去脂力与含皂制品洗脸。改酸性洗面乳,可一日多次。每晚用婴儿油彻底按摩或以蒸汽蒸脸,清洁毛孔、促进代谢。 2. 调节油脂:少用油脂抑制剂、酒精、酚类、氧化锌等收敛剂。改用Zn-PCA或植物萃取调理成分。 3. 保养搭配:以低油美容液、化妆水取代营养霜。日间保养,应选含抗氧化成分、防晒功能的制品。 面疱 像是含水杨酸、硫磺剂、雷索辛、过氧化苯酰等这一类制品,适合化脓性面疱痊愈后期的皮肤保养,但只有收拾善后的功效,无法改善面疱的再发生。 类固醇是当今医药界中抑制发炎最有效的外用药,但是副作用也最大。 选用含制菌成分的洗面乳,对皮肤较有保障的制菌成分有三氯沙、茶树精油。 水性保湿成分看这里 1. 甘油(Glycerin),学名丙三醇 安全性佳,不致引起皮肤过敏、不适等现象,各种肤质均可用。短时间内保湿效果不错。但较易受环境的相对湿度影响。 与甘油有类似效果、相同保湿原理的保湿剂,我们通称为“多元醇”。这一类原料常见有丁二醇(Butyleneglycol)、聚乙二醇(Polyethyleneglycol,PEG)、丙二醇(Propyleneglycol)、已二醇(2-Methyl-2,4-pentanediol)、木糖醇(Xylitol)、聚丙二醇(Polypropyleneglycol,PPG)、山梨糖醇(Sorbitol)等。但以取源及安全性来考虑,甘油仍是较佳的选择。 如果你是年轻、健康的肌肤,只是需要角质层的湿润,甘油是可以选择的。甘油本身的功效,只有保湿,亦即使角质层维持水合状态,不能期待擦甘油化妆水可以得到光滑细致的肤质。 2. 天然保湿因子(NMF,NaturalMoisturizingFactor) 天然保湿因子,主要的成分有氨基酸、吡咯烷酮羧酸(Pyrolidonecarboxylacid,PCA)、乳酸钠(Sodiumlactate)、尿素(Urea)等。具有吸湿性,且有调节皮肤酸碱值的功能,亲肤性极佳。无刺激,维持角质细胞正常运作。 化妆品界常以PCA-Na替代天然保湿因子。此乃因为PCA占皮肤天然保湿因子总组成的12%,且保湿效果,明确地优于其他天然保湿因子的缘故。 3. 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sodiumhyaluronate)还有英文写法为Mucopolysacchars、Glycosaminoglycans,其实指的都是透明质酸。 极佳的保湿效果,保湿度随时间下降了。 现在原料界又开发了乙酰基化透明质酸(简称AcHA),乙酰基为亲油性的结构,可以再增强透明质酸的保水性能,使保湿效果更优越。 其他与透明质酸,同属真皮层中的保湿成分者有:胶原蛋白(Collagen)、糖蛋白(Glycoprotein)及硫酸软骨素(Chondrotinsulfate)等。 一般有效延长保湿效果的方式是:擦些油脂的成分,覆盖在皮肤表面,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量。透明质酸虽有高保湿功能,却无法神奇到能帮你改善肤质。 4. 胶原蛋白(Collagen) 胶原蛋白对表层的皮肤,并无强效的保湿性,充其量是作为护肤成分,一种免于皮肤受刺激的成分。 5. 水解胶原蛋白(Hydrolyzedcollagen) 水解胶原蛋白,所以亲肤性佳,保湿效果也可以有效地发挥。水解蛋白的保湿效果,仍无法与一般常用的保湿剂相抗衡。改善肤质是极佳的成分。 类似水解胶原蛋白,同具保湿及改善表层肤质效果的水解蛋白,还有弹力蛋白、小麦蛋白、燕麦蛋白、丝蛋白的水解型。 6. 维生素原B5(D-Panthenol) 渗透性保湿剂,直接浸润角质层,达到保湿的效果,还具有护肤的明确功效,无任何粘腻感。 7. 氨基酸(Aminoacid) 虽不如其他保湿剂般有高效的吸水性,但对皮肤水分却具有调节作用,氨基酸的添加对皮肤健康美的维护是必要的。 油性保湿成分看这里 1. 荷荷巴油(Jojobaoil) 清爽不粘腻,亲肤性佳易于渗透,又具高保水性,协助保湿效果出色。在护肤上无实际的角质修复效果。 2. 小麦胚芽油(Wheatgermoil) 目前,较高级的护肤乳霜已不那么爱用小麦胚芽油了。 3. 酪梨油(Avocadooil) 在护肤上属于滋润度极佳的营养用油,过于粘稠,只能搭配其他油脂使用。脱色的过程会折损一些活性成分。 4. 夏威夷核果油(Macadamianutoil) 夏威夷核果油所含的脂肪酸,主要有60%左右的油酸及20%的棕榈烯酸(Palmitoleticacid)。清爽且无色无味,棕榈烯酸可间接地保护细胞膜免于受侵害。无任何刺激性。 5. 月见草油(Eveningprimroseoil) 月见草油含大量的亚麻仁油酸,又含少量的γ-亚麻仁油酸最为珍贵。γ-亚麻仁油酸更有效于角质的修复。因为不饱和度高,容易有氧化变质的现象。不要单独购买月见草油存放太久,必要的话,可以加入维生素E,作为抗氧化剂。 6. 杏核油(Apricotkerneloil) 杏核油使用价值与小麦胚芽油雷同。 一般保养品所使用的油脂,喜欢以多种类搭配。有些油脂,特别是矿物油和合成酯的加入,是为了降低成本用的。 7. 琉璃苣油(Borageoil) 琉璃苣油的营养价值可媲美于月见草油。同样含约80%的亚麻仁油酸,并有两倍于月见草油的γ-亚麻仁油酸。清爽不粘腻,国内制的保养品用的并不普遍。 8. 葵花油(Sunfloweroil) 化妆品用油,要称得上是好油,则必须用冷压法制得。葵花油是高油酸比例、低饱和度的油脂,也含有维生素A、D、E,当然,品质也与制造取得方法息息相关。 常见的油脂调理成分如下: Zn-PCA 含锌的PCA,保湿剂,改善皮脂分泌过剩,温和不刺激,且无副作用。 维生素B6 医界用维生素B6来作为抑制皮脂漏的调理用药,化妆品中外用效果仍有待评估。 面疱理疗成分看这里 1. 水杨酸(Salicylicacid) 对于已经化脓成熟的面疱,可快速有效的干燥化脓部位。 化妆品使用水杨酸,考虑长期使用的习惯,建议选择浓度1.5%以下者较安全。若要对付化脓性青春痘,水杨酸的浓度必须1%以上才有效,所以,读者可以选择1.0%-1.5%的制品使用。洗面乳中含水杨酸,浓度高些也算安全,但若面霜、凝胶类擦在脸上的制品,就要考虑浓度不要太高。 目前面霜中所使用的水杨酸,已经多数改为油溶性水杨酸,例如十三(烷)水杨酸(Tridecylsalicylate,TDS)。油溶性水杨酸更易渗入毛孔内,发挥去角质功效。 2. 过氧化苯酰(过氧化二苯甲酰)(Benzoylperoxide) 过氧化苯酰有抗菌、去角质作用,对白头粉刺、红肿型面疱,均有不错的控制效果。配方中若含有脂肪酸,会加速过氧化苯酰自身的氧化而失效。所以,不宜选择含过氧化苯酰又强调高营养成分的霜类制剂。 3. 维生素A酸(Vitaminacid) 维生素A酸的主要功能为去角质,对没有发炎现象的粉刺较为适用。使用维生素A酸的浓度不宜过高,同时应避免照到阳光,以免发生刺激、泛红的现象。维生素A酸,也是极为有名的抗老化成分。 4. Zn-PCA(ZinePyrrolidoneCarboxylicAcid) 水溶性的Zn-PCA具有极佳的抗皮脂漏功效,制菌效果也甚佳,是温和无刺激且无副作用的面疱理疗成分,更具有恢复健康肌肤之能力。油性肌肤者,使用含0.5%Zn-PCA化妆水,就可以有很好的抑油效果。 5. 辛酰胶原氨基酸(Capryloylcollagenaminoacids) 辛酰胶原氨基酸,商品名为LipacideC8CO,为合成的油溶性的氨基酸。据研究,LipacideC8CO具有:1.抗菌作用,2.抑制皮脂漏功能,3.除粉刺效果,低敏。极佳的预防与治疗并行的成分。 6. 神经酰胺前驱物(Phytosphingosine) 抑制害菌、帮助表皮易菌生长,平衡表皮自然菌种生长的环境,建构一个健康的皮肤,使皮肤发挥应有的防御能力。它同时具有增强皮肤免疫力及抗氧化、抗菌、抗发炎的功效,适合护肤。 7. 茶树精油(Teatreeessentialoil) 具有抗菌力,若要达到抑制面疱杆菌的效果,浓度必须在0.25%-0.5%以上才有效,对化脓性面疱,必须用到10%的浓度,方可有效抑制。茶树精油虽有抑菌效果,但无护肤的积极效用。高浓度精油直接擦在皮肤上,也有刺激问题要考虑。 8.杜鹃花酸(Azelaicacid) 杜鹃花酸,化学名为壬二酸(Azelaicacid),属于油溶性的成分。其制菌的功效明确,对发炎性面疱及化脓性面疱的改善,都有极佳的效果。刺激性低,不显油腻,可制作成低油性面霜。杜鹃花酸为主成分的乳霜,长期使用,无明显的伤害报告。杜鹃花酸还有美白的效果。 抗敏成分看这里 1. 甘菊蓝(Azulene) 别名为蓝香油烃,蓝色的油溶性液体。天然抗炎成分,对伤口具有消炎作用,但作用慢。低敏性保养成分,安全。 2. 甜没药(Bisabolol) 甜没药萃取自洋甘菊。又名没药醇,为油溶性成分。抗炎效果与甘菊蓝相似。 3. 尿囊素(Allantoin) 微溶于水,现今多以合成配方制得。有愈合伤口的功效,并具激发细胞健康生长的能力。添加量限制在0.1%-0.2%,加多了对皮肤会有收敛作用,反而产生刺激反应。 以上三者,都是以安定皮肤为目的的抗敏成分,本质上较属于防范过敏的成分。 4. 甘草精、甘草酸(Licorice、Glycyrrhizinicacid) 目前应用于化妆品中的甘草萃取有两类,一种为直接以蒸汽蒸溜的方式萃取得的甘草萃取液;另一种则为提取甘草成分中具抗炎疗效的甘草酸。甘草萃取液(Licorice)添加在清洁类制品中,而甘草酸则加在保养品中。甘草酸有很强的抗炎作用,还具有美白功效。 新的抗敏理念是活化兰格罕氏细胞,继而达到强化皮肤免疫系统、健全防御功能。具有这种活化兰格罕细胞作用的成分为: 5. β-甲基羧酸聚葡萄糖(β-1,3Glucan,CM-Glucan) 保护并活化兰格罕氏细胞。可活化皮肤自身的免疫系统,帮助受损肌肤复原。此外,可增加胶原蛋白的合成,激发弹力纤维增生,刺激细胞自身产生保护作用。 6. 神经酰胺(Ceramide) 脂溶性物质,占表皮脂质40%-65%,通称为细胞间脂质。将神经酰胺调制成乳剂,直接涂敷于皮肤表面,可以补充表皮流失的脂质,强化皮肤抗过敏、抗刺激的功能。 7. 棕榈酰基胶原蛋白酸(Palmitoylcollagenaminoacid) 商品名为LipacidePCO,为油溶性氨基酸的衍生物。可维持表皮稳定的酸碱值,保持肌肤水分,保护过敏皮肤。具有抗发炎的功效,可以缓和发炎及化脓性面疱的症状。作为面疱理疗成分,则效果不明显。 美白成分看这里 安全的美白成分用“☆”表示;危险的用“◆”表示;促进皮肤新陈代谢,值得长期信赖的用“○”表示;安全但不宜经年累月使用者以“△”表示。 1. 维生素C(VitaminC)☆ 可以发挥美白作用的是L型,即左旋的维生素C。天然的维生素C就是L型的维生素C,而合成者通常混合着D型与L型两种。维生素C不耐热、不耐光,容易接触空气而氧化。 2. 曲酸(Kojicacid)☆ 读者在选择曲酸为美白成分时,应注意到配套的成分,最好是加入抗氧化剂,像是维生素E、BHT、SOD、β-Carotene等。曲酸利用方式类似维生素C,即制成油溶性的曲酸。典型的成分为Kojicdipalmitate(或kojicaciddipalmtate),商品名称为KAD-15。制成油溶性之后,对酸碱的适应范围大,也不会先行与其他金属离子螯合,可以免去紫外线吸收剂的使用。选购上应以油溶性者为佳。 3. 对苯二酚(Hydroquinone)◆ 对苯二酚,在医药界市可以使用的。基本上,化妆品禁用对苯二酚。 4. 熊果素(Arbutin)△ 在使用一段时间之后,仍应停用,搭配其他较温和的成分持续拥有白皙肌肤,才是安全有保障的作法。 5. 谷胱甘肽(Glutathione)☆ 可使黑色素的生成缓慢,达到美白的理想。也是极佳的抗氧化剂,达到抗老化的作用。 6. 桑椹萃取液(Mulberryextract)☆ 基本上,植物萃取的成分,其安全性均较高,副作用、后遗症也较少。长期使用较无皮肤健康上的负担。 具有抑制酪氨酸酶活性的中药成分有:桑白皮、桑枝(其实就是桑椹萃取液)、当归、防风、独活、大黄、甘草、牡丹皮、木瓜等。 7. 甘草萃取(Licoriceextract)○ 甘草成分主要含的是具解毒、抗炎的物质。最为具体的成分是甘草甜素(Glycyrrhizine),又名甘草酸(Glycyrrhizinicacid)。化妆品利用上,则主要为水溶性的甘草酸钾(Potassiumglycyrrhizzinate、Dipotassiumglycyrrhizzinate)与油溶性的烷基甘草酸(Stearylglycyrrhizinate)。甘草萃取是自然安全又温和的成分,过敏性肌肤想美白,这是不错的选择。 8. 胎盘素(Placenta)○ 美容圣品。强调含胎盘素的化妆品之真伪,因为以目前的胎盘素取源来看,要大量入化妆品配方中并不可能。 9. 果酸(Fruitacid)△ 促进角质层的代谢,在皮肤的表征上会产生美白的功效。长期使用果酸易形成敏感性肤质。所以建议使用果酸一段时间,应让皮肤休养生息,换另一种方式保养。 10. 其它美白成分 杜鹃花酸(Azelaicacid)☆若作为美白主成分,无法满足使用者的期待。但就安全性考虑,则不失为高安全性的成分。 美拉白(Melawhite、Biowhite)☆氨基酸的结构,较为安全、无副作用。效果上至为明确,即为美白而美白。 ASCⅢ☆属于对苯二酚(HQ)的衍生物。结构与熊果素雷同,作用也与之相同。HQ的美白作用相当受到肯定,但因具细胞毒性而难以应用。 过氧化氢,别名双氧水(Hydrogenperoxide)◆具有刺激性的,接触到皮肤,会有刺痛感。 汞化合物◆汞涂擦在皮肤上,会与皮脂腺分泌的脂肪酸结合而沉淀,成为另一种色斑,称为汞斑。 抗老化成分看这里 1. 维生素A酸(Retinoids、Retinoicacid) 对老化肌肤而言,维生素A酸是效果最好的除皱剂。好用、有效,副作用也不少。光敏感性。一些强调白天也可以使用的维生素A酸制品,基本上会搭配高浓度的防晒成分,使紫外线吸收剂更容易渗入皮肤中,对皮肤的健康影响是负面的。 A醛及A醇都是维生素A的衍生物,涂擦到皮肤上,最终仍会转换成A酸的形式与皮肤作用。刺激度小。 A酸、A醛、A醇,刺激度、效果不太相同,但功能是相同的。对健康肌肤来说,是具有伤害性的。不论用的是A酸或其他果酸类成分,过度使用都不好。 2. 透明质酸(Hyaluronicacid) 透明质酸可以有效保湿,搭配去角质的老化肌肤使用,是极佳的选择。 3. 神经酰胺(Ceramide) 神经酰胺可以强化皮肤的免疫功能,是敏感性皮肤增强抵抗力的优良成分。 与神经酰胺有异曲同工之效的成分,尚有神经鞘脂质(Sphingolipid)、糖鞘脂质(Glycossphingolipid)等。 4. 胎盘素(Placenta) 目前化妆品原料界,标榜使用植物性胎盘素,其实与动物性胎盘素是不相同的。所谓植物性胎盘素,是抽取自豆类植物所得的成分。效果仍有待观察。至于安全性,长期使用,对皮肤没有负面影响。 5. 胸腺萃取(Thymuspeptides) 胸腺萃取是由小牛胸腺抽取而得。其功效与胎盘素类似。 6. β-甲基羧酸聚葡萄糖(β-1,3Glucan,CM-Glucan) 在抗老化保养成分中,Glucan是相当被看好的活性成分。当然,Glucan的效果,若要能发挥出来,还得看是否能顺利被皮肤吸收才能论断。读者选购以Glucan为抗老成分的保养品时,最好选择有临床实验数据,证实其效果的品牌。 7. 去氧核糖核酸(DNA) DNA并未定位为抗老化成分。一般健康肌肤者使用,效果一样不错。只不过,对于老化肌肤,DNA更有救火队的价值。另外要注意的是:对于生化类的成分,要格外注重取源与效能。因为取源、保存与制造成产品的方法,都会影响到有效性。能够看到提出实验数据的话,是较为有保障的。 8. 超氧化歧化酶(SOD) 使用含有SOD的保养品,可以有效捕捉自由基,使免于伤害正常细胞,防止细胞受损、病变。健康、正常的肌肤,若无外界环境的伤害(例如脏空气、紫外线等),擦拭SOD保养霜,要期待肌肤之美,恐怕是缓不济急的。 9. 高海藻歧化酶(SPD) SPD的全方位功效,即保护皮肤病变、减轻炎症、调节油脂分泌、美白、防老化等效用。与SOD的陈述相同,也就是健康运作的细胞,带动全面型的健康肤质。把SOD、SPD当成高级保养品中的必备成分,可以阻止皮肤受到伤害,但不是建筑美丽的工兵。 10. 表皮生长因子(EGF) EGF(EpidermisGrowthFactor),皮肤细胞生长因子之一。对细胞的修复与增殖作用,表现出来的抗老化功效是:增强了皮肤细胞自我修复的能力,以及激发胶原蛋白的合成。 [小档案]抗老化保养品 1. 抗老步骤: A. 先除皱、去角质---维生素A酸、果酸、水杨酸 B. 保湿、润肤---透明质酸、胎盘素、神经酰胺、胸腺萃取物、DNA C. 抗氧化、捕捉自由基---SOD,SPD,维生素E、C D. 增强皮肤免疫力---Glucan、细胞生长因子、神经酰胺 2. 抗老配套:防晒,规律生活,配合健康食品 引自 第四篇 保养品
47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