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 页码:第1页
序P8 一个导演可以拿到一部伟大的电影剧本拍摄成为一部伟大的影片;他也可以拿到一部伟大的电影剧本而拍摄成为一部糟糕的影片;但是他绝不可能拿到一部糟糕的电影剧本而拍摄成为一部伟大的影片。绝对不行。 【墨子注】:即便是伟大如希区柯克,也只能把一部三流的小说拍摄成为一部一流的电影;对于一部三流的剧本,他依然无能为力。 电影产业以“内容为王,创意制胜”。 好故事的核心是人物,创造鲜活的、有别过往的人物形象是编剧的宗旨,也是永久的难题。 创新是电影的鲜血,求奇是电影的生命。 判断一个好的故事的必要的原则: 1、 一个主要的人物; 2、 这个人物的目标需求和方向; 3、 一个困难的情境; 4、 反对者或者对立体; 5、 一个带有威胁性的可怕的危机; 6、 特别精彩意外的结局。 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能代替持之以恒;才华不能代替,最常见的是失败的天才;天才也不能代替,没有成果的天才只能当成笑料;教育也不能代替,这个世界充满了受过教育的废物。只有持之以恒并且坚定决心,才能有无上权威! 引言p14 雷诺阿认为电影据对不是一门纯艺术。纯艺术创作有赖于纯个人的视觉幻象,而这正好与周密筹划的电影制作过程相互矛盾。 雷诺阿:完美无缺,只存在于人们的观念里,而不是在现实中。 正文:创作准备 P4:空白稿纸 写作最难的事情就是知道要写些什么内容。 电影剧本有它自身的特性,它的长度约为120页/(分钟),而且通常电影剧本写作的首要步骤总是要知道结尾。 在你能够落笔书写第一个字之前,你必须知道你的故事是有关什么事和什么人的。你电影剧本的主题是什么? 关于故事的“真实性”:第一步是实际经历;第二部是添加一些非真实的事件和元素;第三部是融合前面两个步骤而创造出一个“戏剧化的真实”。 ※ 牢牢抓住你的创意想法并从你提取的故事线中离析出情节元素和人物元素;将情节元素简化为开端、中段和结尾三个独立的段落;将每个段落缩减为一到两个句子。 P21:关于结构 电影剧本定义:由画面、对白和描述来述说的故事,并且是将所有这些安置在戏剧性结构的情境脉络之中。 小说的情节是内心世界的戏剧性动作;戏剧的情节是发生在语言中的戏剧性动作;电影剧本的特性就是在与画面打交道。 戏剧性结构定义:对一系列相互关联的事变、插曲和事件进行线性安排,并最终导致一个戏剧性的结局。 一个好的电影剧本具备一条强劲有力的戏剧性动作线。它从某个地方起头向前推进,逐步向前直到结局。 ※ 尝试将每部影片分解成开端、中段和结尾。 P37:范式 在开始写第一个字之前,必须知道四件事情:结尾、开端、情节点I、情节点II。然后才能着手“建置”或构筑你的故事。 第一幕从开场直至情节点I,长度约为20至30页/分钟,建置; (建置部分:引介主要人物;建立戏剧性前提——故事内容;建立戏剧性情境——动作周边环境;设置人物的职业关系、个人关系、私生活) 第二幕从情节点I结尾至情节点II结尾,长度约为50至60页/分钟,对抗; (情节点:任何一个偶发事变、插曲或事件,它“钩住了”情节并将其转向另一个方向) 第三幕从情节点II结尾至结尾,长度约为二三十页,结局。 【墨子注】:以《指环王》为例,第一幕内容为“在夏尔的生活”,情节点I是“弗罗多和山姆离开夏尔”;第二幕内容为“踏上征途:团队结盟”,情节点II是“团队离开中土精灵国”;第三幕内容为“弗罗多和山姆开始了他们的征程”。 每个场景的目的要么是为了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要么是为了揭示有关人物的信息。任何不能伺服于这两个目的的东西都需抛弃。 阻碍可以是内在性的(对某种冲突的忧虑)和外在性的。绝大部分的冲突都同时具有这两种性质。 P58:四页的剧本阐述 剧本写作的准备工作:有一个创意想法;转化为一个主题——故事的内容是关于什么事情和什么人的;从主题中分解出结尾、开端、情节点I和情节点II;写作四页的剧本阐述,即故事梗概——基本内容包括主要人物、时间、地点、情节发展和结局等。 写剧情梗概时,要避免误入过于详尽的歧途。 剧本阐述可分解为两个彼此独立的范畴:第一个范畴是场景或短路的戏剧性再创造,它视觉化地描述了行为动作;第二个范畴称为叙事梗概,即将情节进行概括和粗略的概述。 ※剧本阐述: 1、 用半页篇幅,以戏剧性再创造的方式将开篇场景戏剧化; 2、 用半页篇幅,写一个叙事梗概,概述在第一幕里发生了什么; 3、 用半页篇幅,对情节点I进行戏剧性再创造; 4、 在另一页稿纸上,列举出你的人物在第二幕里面临的四个障碍。 5、 用一页篇幅,以叙事梗概的方式,概述人物所面临的四个障碍; 6、 用半页篇幅,对情节点II进行戏剧性再创造; 7、 用半页篇幅,以叙事梗概的方式,描写第三幕发生了什么; 8、 用半页篇幅,以戏剧性再创造的方式,描写故事的结尾场景或段落。 P72:怎样塑造出色的人物 创造一个出色的人物——“典型”是你的电影剧本成功的基础;塑造出色人物的目的是为了激发我们人类特有的本性——人性,从而对观众产生触及心灵、打动情感、鼓舞精神的作用。 一个出色的人物,必须具备以下四项因素: 第一, 人物必须要有一个强烈和坚定的戏剧性需求; ※戏剧性需求被定义为:你的主要人物在剧本的演进过程中所想要赢得、得到、获取或成就的东西;有时候在电影剧本的演进过程中,人物的戏剧性需求会发生变化,这通常会发生在情节点I,即故事真正的开端。 第二, 他(她)必须要有一个个人的观点; ※观点可以被定义为“一个人看待或观察世界的方式”,如“生活是不公平的”、“朽木不可雕也”….. 第三, 这个人物个性化的态度; ※态度可以被定义为“一种行为方式或意见”。一种态度与一种观点的不同之处在于,决定采取某种态度是出于个人的判断。 第四, 这个人物总要经历某种形式的变化或转化。 P85:塑造人物的工具 撰写人物传记(从出生一直到故事开始的那段时间)是最富洞察力的人物创作工作。 以自由联想的方式,替两至三位主要人物写长度大约为五至七页的人物传记。可以讲人物传记进行分解,如第一个十年的生活;第二个十年的生活,或者根据需要再往后分。 在剧本故事期间,将人物生活分为职业生活(工作场合)、个人生活(家庭情感)、和私生活(个人独处)三个方面,各写两到三页。 能拓展人物创作能力的另一项工具是调查,分为两类:现场调查和文本调查。(注:完全没有必要过量地搜集今后不太会用到的信息材料) 对白是塑造人物的一种工具。有两个功能:要么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要么揭示人物。书写对白是注意运动潜台词。此外,对白还是一个很好的转场手段。对白的写作是实践性的,不要使自己陷入从第一个字、第一页就写出完美无瑕的对白那样的困境。 ※ 每一个人物都必须照亮你的主要人物。 P101:矛盾冲突和人生轨迹 所有的戏剧都是矛盾冲突。矛盾冲突创造出故事的张力、节奏、悬念,并且将读者,或是观众牢牢地按在他们各自的座位上。矛盾冲突分为内在冲突和外在冲突两种类型。 “人生轨迹”是人物生活中经历的某些事件或事变,它们极大地影响了他们的行为举止和人生态度。人生轨迹事件是内在冲突的源泉。 P131:论时间和回忆 一个闪回要么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要么就是揭示人物的相关信息。 不仅仅是闪回,场景、对白等都是必须具备这两种功能之一才有存在的必要。 正文:写作电影剧本 P135:构筑第一幕 ★ 准备阶段已经完成的工作:由一个三句话的想法进一步扩展为着重强调戏剧性结构的一个四页的剧本阐述。确定了结尾、开场、情节点I和情节点II。写了人物传记,节点了主要人物的戏剧性需求,决定了他(她)的观点和态度,以及在其人生轨迹中是否有过或经历过某种情感方面的转变。做了与主题以及他(她)所身处的历史时期相关所需的调查。 第一幕中,建置你的故事、你的人物,以及这些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借助于14张卡片来组织结构第一幕的情节。 在第一章卡片上写上开篇场景的想法,不是完整的场景,而仅是关于场景的几个描述性的词语。 【墨子注】:为了获得一个戏剧性的、视觉性的和有效的开场,应该创作一个背景故事:在你的故事开始之前的一天、一周或一个钟头,在你的主要人物升上的所发生的事情。背景故事是指某种对你的人物产生影响的事件、插曲或事情,从而使他(她)在进入那个最初的场景或段落时,能够带着某种情感性或戏剧性的负荷。 在大多数卡片上的场景里将会有你的主要人物; 每张卡片上只写少许的词语,不要过于详细具体。 P151:剧本的前十页 ※请记住:你仅能用大约十页/分钟的篇幅来拽住你的读者/观众。 电影剧本的创作艺术真谛就在于探求“此时无声胜有声”的境界。因此,剧本的写作风格——积极主动,用现在时态写作,运用精炼的文笔和视觉性的描述。 前十页里,必须建置和确立的三个基本要素: 1、 你的故事的内容是关于什么人——主要人物 2、 戏剧性前提是什么——故事的内容 3、 戏剧性情境是什么——发生行为动作的周围环境 场景是由镜头组成的,而且被时间和地点这两样东西联系在一起。如果你改变了其中的任何一样,你就需要有一个新的场景。 迟进早出:挑选场景或段落里最刺激的部分,作为你进入场景的最佳时机。 P167:剧本的第二个十页和第三个十页 写作第二个十页的“规则”——让焦点紧跟着你的主要人物,他(他)将会在这第二个十页中几乎每个场景里出现(在多数情况下是我们跟着他/她去经历“生活中的一天”),从而扩展人物,扩展人物的人际关系。 ※ 不要将太多的时间花在调整修饰和“使它完美”方面,重要的是要自始至终地保持向前的进度。 ※ 专注于你的故事,而且尽量不要将它讲的太快——这样后来就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P182:找到中间点 第二幕是一个戏剧性行为单元,是由一个被称为对抗的戏剧性情境脉络所紧密的结合在一起。知道了主要人物的戏剧性需求——在电影剧本的进程中主要人物想要获取、得到或成就的是什么——你可以为阻止这个需求而制造各种障碍,这样故事就成为你的人物持续不断地克服一个接一个的障碍来成就他或她的戏剧性需求。 中间点是戏剧性行为系列链中的一个链接环。 【墨子注】:第二幕可以分为中间点前、后两个部分,两部分的方向是一致的,但是是两个阶段,程度由浅到深,上升了一个台阶。 P205:第二幕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 第二幕中,前半部分的素材围绕着那个大约在45页上的段落来组织,以及将后半部分的素材围绕着另一个大约发生在75页的段落,这两个段落被称为“紧要关头”:它是一个能够确保情节向前运行到中间点,或情节点II的段落。它只是稍稍掐住故事线以便确保情节沿着轨迹推动故事向前运行直到中间点或情节点II。 如同第一幕,分别使用14张卡片对第二幕的前后两部分(以中间点进行分割)进行安排情节。 ※ 不论你认为自己写得不错、糟糕或是一般般,都不要中断你的写作。 ※ 你的主要人物是永远必须获得同情的。 P213:写作第二幕 任何戏剧性场景的核心都是使人物与某个人或某样东西处于对立的状态。 迟进晚出:尽量试着在最后的关头,也即在刚好在揭示场景的主旨之前进入这个场景。 设法使故事线显得清晰和简洁:每个场景的目的要么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要么是揭示关于人物的信息。 请视觉化地进行思考;始终有意识地进行视觉性转场。 注重剧本中场景转化的流畅性。 对白常常被用来作为时间和情节的桥梁,而且也展示出一种可以将声音当做两个不同场景之间的联系环节的技法。 不要运用太多的描述或过多的解释;描述语言力求稀疏和简洁,每一处不要超过五或六个句子。 始终跟随着你的主要人物的焦点,你必须有意识地让你的人物积极主动,发出动作,引发事端。 ※ 如果你知道你人物的戏剧性需求,你就能创造出针对这个需求的障碍,这样你的故事就成为你的人物克服所有的障碍去成就他(她)的戏剧性需求。当被某个场景卡住时,可尝试从其他人物的观点来写这个场景,创造一个对立的观点。 P231:结局 结局不是你故事的结尾,它只是你剧本的的解决方案。 在考虑电影剧本的结尾,有关你故事的结局时,务请志存高远胸怀大志,避免过于简单化的方式。 P247:改写 写电影剧本的初稿要经历三个区别明显的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写完这份落笔草就的文稿;第二个阶段是“机械规范”文稿,即对你写作过程中所做的变动进行校正;第三个阶段是“修饰”文稿,即对场景和段落进行打磨,直至自己能做到的最好。 “机械规范”文稿步骤: 1, 将整个初稿从头至尾一口气读完; 2, 以自由联想的方式写三篇短文,分别回答三个问题:最初这个创意想法吸引我的原因是什么?你曾经打算要写的是什么,以及你最终写就的是什么?为什么我一定要修改我已经写好的东西,将它改成我所要写的东西? 3, 以戏剧性行为单元或段落(以幕为单位,第二幕可以中间点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修改操作。 “机械规范”文稿的要点: 1、 边阅读边在页边空白做一些批注; 2、 将精力集中于用视觉讲述你的故事; 3、 有意识地采用各种电影化的转场;迟进早出。转场永远是一个很好的删减素材的方法。 4、 描述性段落的长度不超过4个句子。 5、 剧本的长度应限制在110页至120页之间(不长于120分钟)。 “修饰”文稿阶段,请一两位“知己”阅读这份初稿即可,让再多的人阅读也并不会有所收获。 ※在写到中间点时,必须确保你的故事焦点的清晰和明确。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