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页 背恶寒
BanditJohnson (对一张琴,一壶酒,一溪云。)
读过 杏林小品
- 章节名:背恶寒
- 页码:第137页
陈XX,男,年逾六十,自述若干年以来,无分寒暑,背部常觉恶寒,以皮或棉制背褡穿着蔽护之,不敢稍离,离背褡即恶寒益甚,某医师从素禀阳虚论治,日服桂附地黄丸20克达数年之久.畏寒重时加服汤药,多为附子理中汤加草果,官桂等味.服两三剂寒即减轻.然不数日背复恶寒,终不得愈.遂来求治.脉象缓弱,舌苔白润.遵伤寒论"口中和,其背恶寒者,当灸之,附子汤主之"之训.即用附子汤而获大效.可脱背褡,历时两旬未觉恶寒.但不久又复发.再着背褡以保温.寒即不甚,转觉口干而不渴饮.由本来喜卧被中转为睡而不适.并略有烦燥.微汗,脉象舌象同前.治寒以热的大法亦曾见效,何以症状见改?盖寒久可能化热.与"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同义.又常得热药助其趋向于热所致.伤寒论.辩太阳病脉证并治下:"伤寒,无大热.口燥渴,心烦,背微恶寒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之条正合此证.遂用:肥知母10克,生石羔15克,炙甘草8克,潞党参10克,生苡仁15克,二剂.嘱每日一剂,煎汤趁热服.隔日再诊,背不恶寒.竟渴饮喜凉.脉象滑而有力.再投三剂,宿恙全蠲. 引自 背恶寒 初看此医案,附子汤之用无疑义,二诊之白虎加人参汤之用,亦无疑议;黎庇留先生之医案中也多见四逆汤后用黄连阿胶汤者,徒以“方随证转”解读,陋矣。 论中另有留饮之背恶寒,须鉴别也。
54人阅读
BanditJohnson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26页 交感丸
交感丸,合夏枯草、法半夏五误志不伸、痰扰心神之失眠;加女贞子、旱莲草治久郁伤阴之失眠,...
-
第135页 玉壶饮治退夏季热
玉壶饮 主治:小儿疰夏(夏季热)。 配方:蝉蜕13只,带皮冬瓜300克。 制法:将冬瓜切片,与洗净的蝉...
-
第137页 背恶寒
> 查看全部3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