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二节 会计科目】
Delay No More (人情莫道春光好 只怕秋来有冷时)
读过 会计基础
- 章节名: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二节 会计科目】
- 页码:第22页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二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基本分类,而这六项夸己要素仍显得过于粗略,难以满足各有关方面对会计信息的需要,我们必须对会计要素作进一步分类。因此,会计科目(简称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要求,根据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部信息需要,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是对资金运动第三层次的划分。 二、会计科目的分类 ㈠按其归属的会计要素分类 企业会计科目按其所属的会计要素不同,通常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损益类五大类。 ⒈资产类科目:按资产的流动性分为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和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反映流动资产的科目有”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收账款“、”库存商品“等;反映非流动资产的科目有”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收款“、”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待摊费用“等。 ⒉负债类科目:按负债的偿还期限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和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反映流动负债的科目有”短期借款“、”应付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等;反映长期负债的科目有”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等。 ⒊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按所有者权益的形成和性质可分为反映资本的科目和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反映资本的科目有”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等;反映留存收益的科目有”盈余公积“、”本年利润“、”利润分配“等。所有者权益类的”本年利润“科目归属于利润会计要素,由于企业实现利润会增加所有者权益,因而将其作为所有者权益科目。 ⒋成本类科目:按成本的不同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和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反映制造成本的科目有”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科目;反映劳务成本的科目有”劳务成本“等。成本类科目归属于资产要素,成本是企业生产产品,提供劳务所消耗的价值的体现,为了单独计算产品成本、劳务成本,因而设置了成本类科目。 ⒌损益类科目:按损益的不同内容可以分为反映收入的科目和反映费用的科目。反映收入的科目有”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营业外收入“等;反映费用的科目有”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所得税费用“、”营业外支出“等。损益类科目分别归属于收入要素和费用要素。 ㈡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分类 会计科目按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 ⒈总分类科目。又称一级科目或总账科目,它是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总括分类、提供总括信息的会计科目;总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概括情况,是进行总分类核算的依据。如”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原材料“等。 ⒉明细分类科目,又称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作进一步分类、提供更详细和更具体会计信息的科目。对于明细科目较多的总分类科目,可在总分类科目与明细科目之间设置二级或多级科目,如设置二级明细科目、三级明细科目等。二级明细科目是对总分类科目进一步分类的科目,三级明细科目是对二级明细科目进一步分类的科目。明细分类科目反映各种经济业务的详细情况,提供的是详细信息。如”应收账款“科目按债务人名称或姓名设置明细科目,反映应收账款的具体对象。 总分类科目和明细分类科目的关系是:总分类科目对其所属的明细分类科目具有统驭和控制的作用,而明细分类科目是对其所归属的总分类科目的补充和说明。总分类科目及其所属明细科目,共同反映经济业务既总括又详细的情况。 下面以原材料为例,说明总分类科目与各级明细分类科目之间的关系,如表2-1所示。 表2-1
表2-1 总分类科目与各级明细科目之间的关系三、会计科目的设置 ㈠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会计科目作为反映会计要素的构成及其变化情况,为投资者、债权人、企业经营管理者等提供会计信息的重要手段,在其设置过程中应努力做到科学、合理、适用。因此,会计科目在设置过程中应遵循下列原则。 ⒈合法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我国,总分类科目原则上由财政部统一制定,主要是为了保证会计信息可比性。对于国家统一会计制度规定的会计科目,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经营特点,在不影响会计核算要求,以及对外提供统一的财务会计报表的前提下,自行增设、减少或合并某些会计科目。 ⒉相关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当为提供有关各方所需要的会计信息服务,满足对外报告与对内管理的要求。主要是为了提高会计核算所提供的会计信息相关性,满足相关各方的信息需求。 ⒊实用性原则:指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应符合单位自身特点,满足单位实际需要。例如,对于制造业,由于主要的经营活动是制造产品,因而需要设置反映生产耗费的科目,如”生产成本“;还需要设置反映生产成果的科目,如”库存商品“等。而对于商品流通企业而言,由于主要的经营活动是购进和销售商品,不进行产品生产,因而一般不需要设置”生产成本“科目,但需要设置反映商品采购、商品销售,以及在购、销、存等环节发生的各项费用的会计科目。 ㈡常用会计科目 一般企业常用的会计科目,如表2-2所示。 表2-2
表2-2 会计科目简表
Delay No More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2页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二节 复式记账】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二节 复式记账 为了对会计要素进行核算和监督,在按一定原则设...
-
第28页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第一节 会计等式】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第一节 会计等式 会计等式揭示了会计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实质...
-
第22页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二节 会计科目】
-
第16页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第一节 会计要素】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第一节 会计要素 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
-
第13页 第一章 总论【第三节 会计基础】
第一章 总论 第三节 会计基础 一、会计基础的概念和种类 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是企业...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