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页 退而求其次
- 章节名:退而求其次
- 页码:第150页
记下几段内容,觉得值得人民想想的内容: 一、梁思成被迫就“大屋顶”问题,1969年写的检讨,其实对自己1949年后关于北京城旧城的想法表现得更为充分:
我窃取了都委会要职不久,就伙同右派分子陈占祥抛出那个以反对改建北京旧城为目的的《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置的建议》,妄图在复兴门、阜城门外建设中央人民政府的行政中心,把旧北京城当作博物馆那样保存下来。它刚刚出笼就被革命群众彻底粉碎了。于是,我就退一步把住审图这一关,蛮横专断地要送审单位在新建筑上加盖大屋顶。同时,我还抓住一切机会写文章,做报告,讲“中国建筑”,顽固地鼓吹: (1)建筑是艺术; (2)新中国的建筑必须有“民族形式”; (3)古代留下来的“文物建筑”必须尽可能照原样保存下来。 1953、54两年间,在我的宣扬推销下,“大屋顶”的妖雾已弥漫全国各地,周总理在人大一届一次会议上对各地的豪华建筑提出严厉批评。这时候,伟大领袖毛主席已指示对大屋顶进行批判了。 引自 退而求其次 二、梁思成儿子梁从诫的回忆:
1949年,我父亲兴奋得不得了,我母亲病成那样,也是同样的兴奋,因为他们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一个有计划的制度,只要有一个统一的规划,大家都会遵守,而不是像资本主义制度那样各干各的。我父亲当时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城市规划很难实现,对不起,这块地是我的,我要盖成什么样是我的权利,国家不能干预。他认为只有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土地是公有的,一切活动都是计划性的,这样才有可能来通盘规划一个城市,是这个城市...... 引自 退而求其次 对比1951年梁思成的自述,追忆1949年的心境:
使我留在北京不走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我对反动政府已不存丝毫幻想,另一方面幻想着“社会主义”。我从研究都市计划的理论开始,我以为自己是一个拥护社会主义的人。我不只赞成计划经济,并且希望它表现在区域、城乡、都市、住宅等计划上……我自己认为在思想上同共产党是接近的,所以愿意留在这里等共产党来。 引自 退而求其次 三、
他对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汪季琦说:“总有一天我要组织一个废话协会,我任会长,我的废话是最多的。” 引自 退而求其次
296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