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泻下药
Flora_momo (没关系 以后正常点就好了)
在读 中药学
- 章节名:泻下药
- 页码:第1页
其实我在看张廷模老师的中药学视频 然后拣重点的 有感的 总结如下: 泻下药分三类:【攻下药】【 润下药】【 峻下逐水药】 泻下药不能单单理解为具有泻下作用的治疗里实热症的药物,只要具有滑利大便功能的都可。 【【攻下药】】 主要作用有三: 一、滑利大便; 二、通泄导滞(不仅仅指胃肠食滞,还可水饮、湿热等,通因通用就是这道理); 三、清导湿热(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 ps:关于第二、三点,我反复听了三、四遍,还是听不太明白,总觉得分为两类多此一举。 【大黄】张景岳这个温补派的人儿最常用四位药:人参、黄芪、熟地、大黄,前三味均为温补性,独大黄苦寒下,可见貌似很重要的说啊~~~ 作用:1.泻下通便。大黄的通大便作用很显著,一用即有效,可以暂时用来治疗习惯性便秘,但是由于内含一种收敛止泻的成分,不能长期服用,所以不能长期治疗习惯性便秘。明白了不 2.清热泻火。用于热疾便秘,但寒积、胀满也可。 3.清热解毒。可用于疮痈肿痛 4.凉血止血。这两者是并列的,既可凉血又可止血,非因果关系,所以治疗热入营血效果很好,临床上治疗上消出血很好。生大黄可止血,但炭炒更好。 5.清泄湿热。 【芒硝】 1.内服泻下。这玩意为撒能通便呢?因为其味咸,利用西医渗透压的原理来说,因为咸,使得肠道里会进入大量水分,故通便。可与大黄相须为用 2.外用清热。疮痈,红肿热痛。比如冰硼散。 ps:由于这丫溶水性很强,故不煎煮,一般煎煮完其他药之后,分次兑服。 【番泻叶】 泻下通便--------便秘---------习惯性便秘----------------同等用量前提下,效果比大黄好----------------3-6g 【芦荟】 1.小剂量泻下通便,大剂量攻积导滞-----------同等剂量下,效果优于前三味,且不容易引发继发性便秘。 2.清肝火 3.外用清热解毒,杀虫止痒 ps:这丫也只入丸剂,散剂会黏在舌头上,并且芦荟很臭很臭 也做“臭荟” 【【润下药】】 其实 具有缓下通便的药物很多,但都因为同有其他好多种功效,缓下通便不为主要功效,都被拐到其他章节,只剩下很纯粹的两味中药:郁李仁、火麻仁。 【【峻下逐水药】】 这是最猛烈的一类药,服用1-4h即可见效,引起的腹泻如水下注状,大黄也不过8h后才起效。 这类药通过大便排出体内水湿邪气治疗有关水湿疾病,最常用于水肿+痰饮。峻下药治疗的水肿是胀满、二便不通类型,临床上可用于腹水、胸水治疗,但目前多用西医抽水方法,较少用中医方法。。。 一般在化痰、利尿无效的情况下才使用这类峻下逐水药 这类药全部有毒,所以用量要注意,同类不可配伍,不能混在一起使用。 【甘遂】 逐水泻饮-------相应治疗水肿、症饮,逐水要药 醋煮,能降低毒副作用 入丸散,不入汤剂,因为有效成分不溶于水。 十八反:不能与甘草同用。 【大戟】 泄饮----------治疗水饮、痰饮、臌胀-------------------京大戟 外用能消痈散疮-------------------------------------------红大戟 入丸剂,不入汤剂 【芫花】 逐水退肿泄饮-----------长于治疗胸胁水饮 祛痰止咳-----------------这个可以看作是为撒长于治疗胸胁水饮的原因,但是这个虽有 效,但有毒,有其他无毒功效药,无需用此味。 清热解毒-----------------治疗痈肿,主要用于白癣的治疗 【牵牛子】 逐水退肿泄饮----------------治疗水肿方面比之前三味药都有优势。 牵牛子用量在1.5-3g,1.5克可以缓下通便,2g可以攻下通便,3g可以逐水通便。why可以这么广泛的作用咧????原因就在于于于于、、、、它的毒性在这里面是最小小小的的的的 十九畏---巴豆 【商陆】 最佳治疗----水肿!!!利尿作用强于牵牛子,对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效果优于前者诸药!!! 消痈肿------见肿消!! 醋煮,能减低毒性。开红花的毒性大于开白花的 【巴豆】 峻下作用最强!!!为撒咧?因为内含脂肪油,对肠道有很强刺激性,20滴巴豆油都可致人死地。蒸汽都不要接触、、、、、、 1.巴豆性热,温下类,用于臌胀、腹水,泻冷积。服用冷粥,清热药煎汤, 可稍微减缓一下峻下药性,热粥可增加药性。 2.祛痰利咽-----------喉痹。咽喉肿胀的很厉害的,白喉引发了痰浊雍盛,呼吸困难, 用于急救,吊豆穿线来回经过咽喉,有一定的作用 入散剂,0.1-0.3g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