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 1905年兵棋推演
朔风 (轻舟已过万重山)
- 章节名:1905年兵棋推演
- 页码:第119页
由于政客和文官的无能,德国愈发接近两线作战的危险。1899年至1900年,由冯.施里芬领导的德军总参谋部为了应对未来战争,制订了两套截然不同的作战方案,分别命名为一号动员令与二号动员令。一号动员令假定法国与俄国同时对德宣战,但法国比俄国更早完成动员,部署重兵于德法边界。施里芬在一号动员令中构想了两种可能:一种是法军部队完成在边境的部署后立即展开攻势,德军将依托梅茨要塞对进入德国的法军部队实施钳型攻击,将其从南北两个方向合围;第二种可能是法军完成动员后按兵不动,等待俄军在东线集中兵力,再同时夹击德国。针对第二种情况,施里芬认为德军不能坐以待毙,应当主动出击,他决定以易守难攻的梅茨要塞为轴点,以强大的右翼兵力对法军左翼实施大规模迂回,通过运动战将法军歼灭。 1905年夏天,为了验证一号动员计划的正确性,施里芬在西线进行了大规模参谋旅行,由他担任蓝方司令。首任红方司令是冯.罗林霍温男爵,他将红方左翼延伸至里尔,通过建立侧翼防线的方法阻击蓝方,但是由于蓝方强大的迂回兵力,红方未能摆脱被包围歼灭的命运。随后斯图本担任红方司令,他对梅茨和斯特拉斯堡实施正面强攻,试图以攻代守,但是红方在付出重大伤亡后无功而返。第三任红方司令冯.库尔决定突击蓝方右翼与中央的结合部,攻击蓝方不断延伸暴露的右翼补给线,将蓝方右翼与中央分割,但是由于施里芬在这一地点预先构筑了完善的防御工事,冯.库尔也未能成功。不过,施里芬对自己的计划仍旧不满意,于是他亲自担任红方司令重新推演。他通过调动组织预备队的方法,在红方左翼纵深建立了临时机动兵团,然后他利用内线,对蓝方右翼前进最远的部队实施切割和反包围,一举稳固了整个战线。9年后,法军在马恩河之战采用了几乎一模一样的战法。 二号动员令则截然不同。这一计划假想俄军动员比预想更快,法军和俄军同时进攻德国。施里芬认为俄国铁路南北两线距离较远而且支线不多,与法国的铁路网无法相比,因此必然会以两支独立的集团军群分进合击。而法国不仅铁路网发达,而且装备更先进,战斗力更强。根据以往参谋旅行的经验,施里芬认为德军利用东普鲁士的复杂地势,在两支俄军汇合前便将其各个击破是可能的,而且德国在西线的防御阵地更加完善,可以用少数兵力暂时抵挡法军的攻击。于是,二号动员令的计划是德军在东线和西线各部署50%的兵力,西线部队依托良好的工事阻击法军推进,而东线部队则通过诱敌深入的方法抓住有利战机将两支互相距离较远的俄军分别歼灭,随后将通过德国发达的铁路系统把东线部队调至西线,对法军实施大规模反击。1905年冬天,施里芬使用兵棋推演,对这一计划进行反复验证,结果是德军在东线成功歼灭一支俄国集团军群,并迫使另一支俄军放弃攻势。但是在随后的西线战役中,由于德军和法军指挥官都各自犯了些错误,战势陷入僵持局面。9年后,德军坦能堡之战大获全胜,全歼俄第2集团军,并迫使第1集团军撤离,而西线却因为德军指挥官用兵不够坚决灵活而陷入僵持局面...
朔风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引言
施里芬在1913年逝世。1914年大战爆发,1918年德国战败,德军总参谋部被解散。冯.泽克特领导魏...
-
第119页 1905年兵棋推演
-
第163页 1905年备忘录
“若法军撤向马恩河,务必从南面迂回巴黎。如果听任他们继续向该方向后撤,战争将永无休止。...
-
第27页 1897年参谋旅行
1897年参谋旅行蓝方其实完全可以选择从维斯图拉河下游对红方右翼的左侧实施侧击。从右侧反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