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页 温里药
Flora_momo (没关系 以后正常点就好了)
在读 中药学
- 章节名:温里药
- 页码:第5页
温中祛寒————里寒证————温热药 基本功效:温中 其次功效:温经 【附子】 与川乌、草乌是出自同一植物,只不过为其旁根 1.回阳救逆——亡阳证——四肢厥冷、脉微欲绝 但急救的时候 怎么可能再去熬煮附子呢,所以现在都是西医急救的同时,可用参附注射液辅用 四逆汤——附草姜。甘草能抑制附子的毒性。附子性守,干姜性走,干姜与附子同用,可增加药性,现在研究甘草同用,也可增加药性。 2.补火助阳——各种阳虚 3.散寒止痛——既能温中又能温经——对于风湿寒痹又兼阳虚的最好 附子有毒,乌头类不能与半夏、瓜蒌同用 在水中长时间煎煮,可去除毒性。 【干姜】 干姜跟生姜是同一株食物的不同栽培品。干姜不培土,故生长慢,生长的实;生姜一直在培土,长得快,生长的较松。 1.温中 主要在脾胃 2.回阳通脉——亡阳证。主要归心经,改善脉细欲绝的状态。 3.温肺化饮——苓甘五味姜辛汤 干姜长于温中,长于温肺化饮。生姜长于止呕还可以祛表寒。 【肉桂】 干皮,与桂枝同一种植物,那个是枝条而已 肉桂去掉栓皮——桂心 1.补火助阳 阳虚诸证 常与附子相须为用。与附子区别:附子能回阳,肉桂不能;肉桂长于引火归元——肾阳虚引起的虚阳上浮的一种(真寒假热),其实附子也能引火归元,张景岳的《本草正》中提到附子大能引火归元 2.散寒止痛,广泛使用。附子能祛风湿,肉桂入学分,长于温通血脉,治疗寒凝血瘀。 【吴茱萸】 1.散寒止痛 2.温中止呕。止呕功效是独立的。 3.燥湿。四神丸治疗脾肾阳虚泄泻,其中补骨脂温阳,五味子、肉豆蔻固涩止泻,吴茱萸只用于燥湿,止泻作用很轻。 吴茱萸丫还有毒!! 【茴香】温中、温经还行气! 【丁香】温中降逆——降胃气,降胃逆 散寒止痛;温肾助阳,效果不明显 丫跟郁金相畏 还有什么 高良姜、花椒、胡椒神马的 我不想说了 补一句:花椒可杀虫 既内服又可外用,外用较多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