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页 第七章:日本人
- 章节名:第七章:日本人
- 页码:第166页
日裔美国人受到过与华人类似的歧视待遇。两个种族被一般人笼统地视为“东方人”或者“黄祸”。
日本对西方的感情很发展,即憎恶其傲慢,又欣赏其赖以称雄的成就。 在别的时代移居其他国家的日本带着的文化与此大不相同。正如一位20世纪的日本作家所说:“如果你想看大正时代的日本(1912~1926年),请去巴西,如果想见识明治时代的日本(1868~1912年),请去美国。” 引自 第七章:日本人 日本人对西方的态度,一方面妄自菲薄,另一方面又引发出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而在美国的日本人对崇拜天皇以及日本极端民族主义的其他方面,均持强烈的批评态度,以致许多美籍日本人的著作在日本被禁。 日本人由于国家背景的强大,没有出现类似排华法案的遭遇,不过移民初期,美国人对其依然非常歧视。 日本第一代的美国移民多为体力劳动者,但酷爱读书。在美国,对许多种族来说,英文讲得好坏是另一码事,但懂一门外语被认为是经济进步的体现。
总之,教育通常是一种表征,能体现出人民在其他方面的社会特点,诸如有籍贯地、借机归属感或家庭背景所决定的各种理想,以及为了有可能实现这些理想而对人格和气质所进行的熏陶。 ...他们家乡地区的雄心壮志和性格特征,也许是使他们能获得成功的更加根本性的因素。 引自 第七章:日本人 早期日本移民并不多,甚至少于华人,但是仍引起美国当地惊恐。日裔在农业与园林业获得成功。 第二代与第一代日本移民“代沟”严重,20世纪30年代,3/4的第一代移民是佛教徒,半数的第二代移民确实基督教徒。 二战时,美国本土的极端仇日情绪导致对日裔的“大拘留”,先后有十万人被运往拘留营。而实施拘捕行动的J·K·德维特是一个年迈官僚,通过构建拘留营可以扩大其官僚势力。 林达《历史深处的忧虑》一书提到,审批辛普森案的大法官伊藤(Lance Ito),便是二战中被押送拘留营的日裔,当时他还只是个孩子。正是这样的背景,促使他成为审判辛普森一案的法官人选。 拘捕导致日裔损失巨大。仍有30多万日裔美国人参加二战,赴欧洲战场作战,1943年被派往“二战”中一些打得最惨烈的战场。日裔组成的442团是美国二战历史上获荣誉最多的部队。在与德国部队较量中,日裔阵亡9000多,赢得了52枚杰出军工十字勋章和一枚国会荣誉勋章。在太平洋战场,几千名日裔担任翻译。 日裔的献身精神,让他们重新获得美国社会的接纳和支持。反日法案于1946年在加州历史上首次以压倒性多数被推翻。 作者认为二战对日裔的拘禁,一方面也帮助第二代日本人能够从父母的小算盘中解放出来,不必继承家业,而另辟新径。
细胞膜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15页 第五章:意大利人
同是受压迫很深,南部意大利人和爱尔兰人的不同: 爱尔兰人所受到的压迫,来自持有不同宗教信...
-
第144页 第六章:华人
概述提到海外华人遭遇与犹太人相似,在印尼和墨西哥都发生过对华人的大屠杀。印尼的有听说,...
-
第166页 第七章:日本人
-
第288页 第十一章:内涵
在一个重视个人价值的社会里,种族史提醒我们,每个人都生灾世代相传的特定文化模式之中,这...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