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页
- 页码:第52页
至于入学费,竟然是随意,换句话说,没钱人家可以送一盒饼干或者扇子聊表心意,农家也可以送自家栽培的新鲜蔬菜,有钱人家才包红包。学费也是一年仅收两次,这也是随意。总之,当时的私塾老师算是一种义工,而庶民对孩子的教育观念则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公益响应,有钱人家多包一点的话,没钱人家就不用担心孩子将来会是个文盲了。 引自第52页
42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