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页 构建有教堂的“开放社会”
- 章节名:构建有教堂的“开放社会”
- 页码:第58页
自由主义一到中国,常常看不到它的核心价值的价值理性,以为自由主义仅仅是救亡图存的工具。此外,近代中国转型期间的自由主义,受五四运动以来的以“启蒙”为目的的简单化知识传播和冷战期间意识形态的全面对抗双重因素所致,由于学术上的知识增量不足、基本问题不搞清楚,在对待传统道德、政治秩序、政府权力、民族自决、精英政治、社会公正等诸多问题上,显示了其强烈的教条主义与意识形态化色彩,体现了强烈的排他性和扩张性色彩。以社会公正为例,一些三流自由主义学者一看到商品市场就兴奋不已,动辄言论“理性的经济人原则”,却尖锐反对文明社会根基与保障的小共同体体系和现代福利制度。这样,自由主义不是表现得过于武断,就是失去了灵魂,甚至失去了人性。 引自 构建有教堂的“开放社会” 文中“商品市场”似乎用“市场经济”“完全竞争”“自由竞争”表达更合适,或者作者有自己特别的考虑?部分打着这个旗号的人物,其实是为无底线的商人摇旗呐喊的。
47人阅读
学海无涯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41页 构建有教堂的“开放社会”
中国学术界常常忽视了,正如《论宗教宽容》一书所显示的,洛克的政治哲学具有鲜明的基督教背...
-
第55页 构建有教堂的“开放社会”
法国是由卢梭和罗伯斯庇尔这样的“启蒙系”主导的人治社会,而美国则是由孟德斯鸠和汉密尔顿...
-
第58页 构建有教堂的“开放社会”
-
第66页 基督教正义一元论的实现
近代政治文明体系是在利益与利益的较量、权利与权力的对抗、权力与权力的制约中形成的。利益...
-
第67页 基督教正义一元论的实现
(宗教改革)从教会的组织结构改变开始,一直发展到教会为了纯正信仰和争取信仰自由的权利而...
> 查看全部38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