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搞定3的读书笔记
- 章节名:搞定3的读书笔记
- 页码:第1页
带图的读书笔记可以看博客: http://www.cnblogs.com/speeding/archive/2012/06/06/2533561.html 这本《搞定3》是在来回上海的飞机上看了一半,回来后慢慢看完的。感觉这本书把《搞定1》的思路理得更加清晰了,用一张图可以表示出文章的大纲结构。 前三章 讲述了GTD现象、为什么有用、GTD的原则、3种模型、思想基础、步骤、自我管理矩阵。 GTD有用的主要原因是:当一件事总放在脑子里,在做任何事的时候总想着它,从而造成了干扰、分心与压力,当你把它写了下来后,从而压力大大减轻。 三种GTD模型:掌控工作流程、合乎自然的规划、关注层面。 掌控流程对应于上图的水平轴,分为捕捉、明确意义、组织整理、深思和执行等五个阶段。 关注层面就是《搞定1》里提到的6个高度,对应于上图的纵轴(视角),从底向上是行动、项目、责任范围(可能是翻译的原因,原书上的图都写的是关注层面)、目标、愿景、宗旨原则等六个高度。 而合乎自然的规划,就是《搞定1》里说的一个项目的纵向规划,分为目标意义、结果、头脑风暴、组织整理和明确下一步行动等五个步骤。《搞定3》里的翻译与《搞定1》里的不太一样,我感觉还是第1本书中的翻译准确些。 而在第3章的自我管理矩阵里,用四象限法说明了掌控和视角把握好与不好对应的4种人群。 第四章 捕捉 以前《搞定1》里的“收集”改为了“捕捉”,收集感觉有点被动的意味,而捕捉好像就多了一些主动的含义,最有用的是附录里提供的用于捕捉这一步的提示清单。一些年轻人以事情不太多为由拒绝GTD,但实际上你经过深度捕捉后,工作和生活方面的事情还是相当多的,必须要捕捉并记录在系统里。 第五章 明确意义 这一步骤的名称由《搞定1》中的“处理”改为“明确意义”,变得最容易理解了,以前一直把《搞定1》里的处理和整理搞混,可能也有翻译的原因,也有理解不深刻的原因。这一步要回答的关键问题是: 你对这件事是否可以采取行动? 如果需要采取行动,则要思考这2个问题: 我希望的结果是什么? 下一步该怎么办? 如果不需要行动,则被归类为“垃圾”、“将来也许”和“参考资料”三类,对应于下图(著名的GTD工作流程图)中右侧的三项内容。 第六章 组织整理 把可以执行的行动再进行细分,2分钟完成的立即执行;或委派给他人,设置为等待状态;对日期有要求的放在日程表上,对尽快完成的行动再划分出多个情境。这一切都与《搞定1》差不多,只是在书上提供了一个分类的参考。 第七章 深思Reflection 《搞定1》里叫回顾Review,在书的附录中给出了每周回顾的清单: 保持清爽 收集零散的文件和材料 把积累的名片、收据和庞杂的纸质材料收集起来,放入工作篮。 清空工作篮 把待处理的纸质材料、日志、会议记录、语音信箱、献辞和电子邮件等彻底清理。 清空大脑 写下并处理一切未捕捉的新的“项目”、“行动”、“等待”、“将来/也许”清单。 保持最新 查看行动清单 把已完成的项目勾掉。查看下一步行动的提示信息并作记录。 查看翻过去的日程表事务 查看翻过去的日程表事务,寻找遗留的行动和参考资料等,把它们转移到日程表新的一页。 查看即将发生的日程表事务 查看即将发生的日程表事务(长远和短期),捕捉它们所引发的行动。 查看“等待”清单 记录应当后续追踪的行动。勾掉已收到答复的事务。 查看项目(重大结局)清单 逐一评价项目、目标和结果的现状,确倮每个项目都在执行当前行动。纵览手头项目的项目计划、辅助材料和其他材料,列出新的“行动”、“完成”、“等待”等提示清单。 查看相关的对照表 用来提示新的行动。 发挥创造性 查看“将来/也许”清单 查看当前也许可以执行的项目,把它转移到“项目”清单上。勾掉不再感兴趣的事项。 发挥创造性,体现魄力 你的系统还要补充什么新奇、巧妙、疯狂、冒险、别出心裁、发人深省的点子吗? 第八章 参与 这一步的关键问题就是“下一步行动是什么?”。 第九章 GTD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 用“格雷西的花园”的例子说明了5个主要流程。 第10章 摆正视角 在获得掌控之后,更高的层次是摆正视角。当收集到了所有该读的书目时,只有通过6个层面的思考,才能找出哪些书真正该读。这6个层次就是“下一步行动”、“项目”(1万英尺)、“职责范围”(2万英尺)、“长短期目标””(3万英尺)、“愿景””(4万英尺)、“宗旨和原则””(5万英尺)。 第11章 下一步行动 无论你的进步有多大,都必须沉下心来,把它们落实为具体行动才行。 第12章 项目 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我要完成什么? 第13章 责任范围 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我需要维持什么? 第14章 目标 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今后一两年我想完成什么? 第15章 愿景 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长远的成功是什么样,它看起来、听上去和感觉如何?你的3-5年的目标是什么? 第16章 宗旨与原则 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我为什么是现在的样子?我怎么成了现在的样子? 宗旨提供了生存的最终目标和方向,原则体现了人生道路上要始终坚持的核心价值观。 第17章 重访“格雷西的花园” 从6个层面把前面提到的虚拟的项目重新思考了一遍。 第18章 实际运用 启动系统要注意:用方便好用的捕捉工具、建立日程表和行动清单、建立专项事务清单、建立参考系统、建立有效的工作台结构。 把系统充实起来要注意:把项目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为整理腾出时间、每周回顾、主动安排时间进行摆正视角相关的思考。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