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 页码:第1页
总笔记 p.72
东京的声调有三种,“高低低”、“低高高”、“低高低”。可以看出头一拍高的第二拍就要降低,一旦降低就不再升高了。第一拍是低调的则第二拍必定升高,然后降低或不降低皆可。 引自第1页 p.80 金田一认为,
在日本几种文字同时并用,确实有好处。……加藤周一先生曾这样写过:日本书可以读得很快。翻开一页书,只捡汉字读就行了。……柳田国男先生也曾说过类似的话。 日语书写时不需要中间留空。因为使用汉字与假名大体就可以知道句子在那儿停顿。 这里再谈谈使用片假名的好处。因为有片假名,哪个单词是外来语,日本人一眼就看清楚了。这种地方,在有急事时,意思不懂也可以读下去,在中国外来语全用汉字写,很难懂。 引自第1页 金田一下结论实在是太轻率、琐碎了。确实,中国人都认为外来语除了救意译的急之外没有任何“好处”,绝没有人在严肃场合故意去用它。 p.82
汉字的表意性:汉字的第一个重要性质就是表意性。它与其他文字不同,在表示发音的同时还表示意义。假名、罗马字只表示发音,汉字在表音之外还表示意义,所以汉字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走在街上,看到卡车上用汉字写个“危”字,就会立刻感到很危险,联想到车上可能装着硫酸。如果用平假名写“あぶない”或用罗马字写“abunai”就不会产生那么危险的印象 由于汉字有这种特点,所以有时出现新的单词,用汉字写出来,马上就明白了它的意思。如“失语症”,英语讲aphasis。……如懂得希腊语才懂得它的意义。可是,用汉字写的“失语症”,就能猜到是“丧失说话能力的疾病”,连小学生也能懂是不能说话的一种疾病。 引自第1页 类似的结论包括说“片假名表达的婉曲性”。金田一没有指出原因,甚至整个日本语学学术界都不知道原因。其实就是因为片假名字符的情报量少,字节数多,人在读的时候速度慢而已。 p.100关于送假名
战后的宗旨是送假名尽量多些,写多了不易读错。 引自第1页 p.102 单词数量与会话能力的关系 单词数 法语 西班牙语 英语 日语 1000 83.5% 81% 80.5% 约60% 2000 90.4% 86.6% 86.6% 3000 93.8% 89.5% 90% 约75% 4000 94.7% 91.3% 92.2% 5000 96% 92.5% 93.5% 日语情况 % 50% 62% 73% 85% 89% 96% 单词数 560 1200 2800 7200 9700 22000 p.103现在的国语字典中各种词源的词混在一起排列。之后金田一举的例子基本都是错的。 p.104“越是未开化人,词汇越多”不知道学术界是怎么调查的,不过这个结论应该是错的。词素分析是很多民族都能做的到的,但是日本不愿做到。 甚至他自己也说
这样看,不能单凭单词数量的多寡轻易地论断它与文化高低的关系。 引自第1页 p.106又来了,
可以说日语在探讨哲学问题上是非常方便的语言。 引自第1页 p.107-108 讲述了德语的分析词素,以及由于英语词源广,所以分析程度不需很高。 p.111 使用频率高的词将在一定条件下转换为专有名词。同时,跟书面文字的使用阶级和传播机会有关。 p.119 可以看出法语的词素词汇比相当低,分析程度高。 p.121
“群”这个词,据说不同动物也有不同的说法。如,牛群、马群的“群”是herd,羊群的“群”是flock,狼、猎犬的“群”是pack,放牧的家畜“群”叫drove,都各用不同的说法。 引自第1页 英国是畜牧国家,这验证了SWH以及爱斯基摩骗局并不是骗局。Pullum(1991)一开始就应该只分析词根,哪怕词根的含义有偏颇。 p.155
丈夫如果叫“巴甫洛夫”,太太就要改姓“巴甫洛娃”,丈夫如叫“谢苗诺夫”,妻子就是谢苗诺娃。就好像在日本,金田一的老婆叫“金田一娃”一样,真叫人惊讶。 引自第1页 p.176 金田一说“一片云”是a piece of cloud。其实英语的正确说法是a cloud。cloud是可数名词。 p.178
法语的雌蕊是阳性名词,相反,雄蕊是阴性名词…… 引自第1页 p.193 一些语言的基数词:法语的100以内基数词采用分析构词法,印地语居然100以内基数词是零散的,分别命名。 p.195 《雪国》英译本把呼格“駅員さん!”翻译成“Hello!”,妙。 p.198 所谓敬语,就是
对方脸上长了粉刺,也不该谈论它。如果对方脸上有像粉刺一样的东西,就当作自己的眼睛不好,看错了,这就是敬语精神。因此可以说谈论粉刺是失礼的,即便加上“お”也无济于事。 引自第1页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