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劳动
- 章节名:第二单元 劳动
P81
再好的风景若是少了人的生活痕迹,就禁不起细细品味。 引自 第二单元 劳动 P91
拍照乃捕捉事物之影,事实乃本真之形,摄影和事实的关系正是"如影随形"。影是空,形是有,真空之中得秒有。我从写小说、画画的兴趣转为以摄影为职志,最大的收获是从沉溺于想象世界、越陷越深的困境中脱身而出,落实于人间生活。拍照让我不能回避对象,使我必须正视自己所见、领会个中含义,捕影成形、化空为有。我深深感恩摄影改变了我,让我一而再,再而三地从别人身上取经,读到书本上给不了的人生智慧。 引自 第二单元 劳动 P106
回想早年的台湾,老百姓的生活处处可见克勤、克俭、克难的痕迹;人们韧性十足、活力五限。在那些个年头,克难被认为是美德,因为能克难就是能克己。如今,凡事求便捷、贪舒适,克难反倒成了落后的代名词。 科技愈进步,地球能源耗损得愈快;为了满足无止境的物欲,我们一再透支子孙的资源。有朝一日,严苛的生态环境必然会成为人类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届时,克勤、克俭、克难将不再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教诲,而是人人生存必备的本事。 引自 第二单元 劳动 (这本《人与土地》是近期反复看的一本书,文字不多,但每看一次都会深思,阮义忠先生本着入世的关怀在创作,文字朴实无华,处处体现着他对人对土地对社会的关爱与反思,这是一位多么有社会责任感的摄影家!一边看书一边联想到大陆摄影界的状况,不免让人痛心,愈来愈多的摄影爱好者甚至从业者过分追求画质的极致画面的唯美却忽视作品传达的内容,然而真正的好作品并不是只靠画质和l构图,更不是比美,不是炫耀自己技术如何高超,每个摄影师都应该有自己的社会责任,积极地表达和记录历史,阮义忠先生就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位优秀的摄影家。) P112
2008年年底,报载年轻一辈的澎湖人多不再从事农渔生产,蒙面习俗逐渐式微。当地文化局怕包覆技巧失传,特将"澎湖传统蒙面"登录为文化资产保存。 引自 第二单元 劳动 风柜的蒙面女 澎湖县马公镇 1977年 阮义忠 摄(这么一段文字反应了当地人对于传统文化的重视,小小的蒙面习俗能够得到文化局特别的重视,看来大陆与台湾的差距真是不小,光是文化传承这一方面就不如台湾。) P123
摄影有时不关是记录,还是期待与等候,期待气氛出现,等候事件发生。人物入镜后,要沉住气,凝神守候最佳动作与表情出现。完美状况存在于不完美的缝隙之中,只对心有祈求的人发出召唤。 在平凡人身上捕捉不凡的气质,也成为我百拍不腻的题材。 引自 第二单元 劳动 P132
甜美的果实得之不易。一个品种从杂交授粉到育苗、选种、分类、淘汰、量产,必须经过二十年。下苗后,也至少要等十七、八个月才能采收。在发育过程中,为了防“日烧”而产生的病害,得一株一株地将待熟的菠萝用周围的叶子裹好、扎起来。 台湾水果会如此之甜,正是因为背后有许多人吃了苦。 引自 第二单元 劳动 P133
铁牛车来到十字路口,即使满车的稻草早就挡住了妇人的手臂,她还是中规中矩、老老实实地打出信号,想让后面的人知道他们要左转。 引自 第二单元 劳动 二水乡的十字路口 彰化县二水镇 1981年 阮义忠 摄P149
台湾由农业转型工业,经济突飞猛进,自嘲“已入土,只是还没被掩埋”的采矿人功不可没。 长年下来,除了肺尘病、驼背、脊椎损伤,包括心脏衰弱、眼球震荡、听力障碍等职业危害不胜枚举。 引自 第二单元 劳动
26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