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小标点儿 (“时间开始了”)
读过 这一生,至少当一次傻瓜
- 页码:第1页
“因为我是农民。”木村觉得他的一位邻居说得好,他不是学者。如果是学者,可以用一辈子专心研究苹果树上某一种虫的形态。“但是,农民不能这么做。农民这个词在日文中用‘百姓’表示,百性就是要做一百项工作的意思,如果不精通一百项工作,就无法当农民。” 在木村面前,他们还是矮了一大截。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丰富的知识几乎都是木村在果园中摸索出来的。 如果说自然科学,也就是学者的方法论,是将大自然细分进行研究分析,那么木村想说的是,自己做的事情完全相反。 大自然根本无法细分。这是木村通过橡树的根领悟到的真理。在大自然中,没有任何生命是孤立的,无论如何精密地分析大自然,人类也根本无法自己创造出一颗苹果。因此,不是将大自然细分,而是要将其视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农民必须面对的不是科学家分解之后的大自然,而是无数生命彼此牵连一体的、活生生的大自然,所以,农民必须精通上面种工作。 这件事知易行难。面对某件事物时,人类已经习惯从分析的角度去认识。所以,木村把苹果树干的导管用墨水染色,测量电阻,分析水分的移动量,他凭着直觉,把这些知识运用在照顾苹果树上。这些知识正确与否,不是取决于能否刊登在一流的学术杂志上,而是取决于苹果园的情况,取决于苹果树可以结出多么优良的果实。 协助大自然、分享大自然的恩惠,这才是农业,也是农业应有的态度。令人遗憾的是,当今农业完全背离了这种态度,这种情况不可能永远持续下去。以前,我也曾经向往大规模农业,但推动大规模农业的地区逐渐变成了沙漠。只要看美国谷仓地区和苏联集体农庄的现状,就不难了解这一点。无论筚门闺窦多么进步,人类都无法脱离大自然生存。因为人类本身就是大自然的产物,问题在于人类是否能发自内心地认为自己只是在协助大自然,这关系到人类的未来,我绝对不是在危言耸听。我所做的事并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是协助苹果树而已,但我相信这对人类的未来一定有帮助,或许这么说有点夸张,但我由衷地这么认为。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