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页
月瘦十斤吳小暖 (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
读过 西方文学:心灵的历史
- 页码:第283页
我想从中国侗族的一个古老风习说起:这个民族的女孩子,在16岁的时候,长辈们要为她们举行一次标志其成熟的仪式:把她推入泥塘,让她靠自己的力量连滚带爬地上岸,然后独自向着茫茫的山野走去。我在一部电影里有幸看到这样的场面,当时非常激动:这个浑身沾满泥浆的少女,当她孤独地向着荒原走去时,她在想些什么?过去她依附于父母的羽翼之下,她成熟了,渴望独立,如今终于实现了。父亲的鞭影将不在她的头上晃动,但母亲温暖的怀抱也不再属于她。再那陌生的野兽出没的人生旅途上,等待着她的是什么?是幸福的憧憬,还是灾难的陷阱?是爱情的欢乐,还是野兽的吞噬?看到满目荒芜的山野,形单影只地向前走去,会不会有一种凄凉的孤独感袭上心头?前面等待着你的是什么?是开花的草地,心爱的男人,还是凄风暴雨,豺狼虫豸?当那刚刚脱离母亲怀抱的娇嫩心灵惨遭袭击,而又四顾无助的时候,孤独的恐惧是否会使你感到浓重的忧郁?所有关于成年的憧憬都如海市蜃楼般破灭了,面对这黝黑的世界你会不会惘然地提出这个问题:人活着有什么意思?把这无谓的生命结束掉吧! 引自第283页 这一段是导入写波德莱尔的引子,被吸引住,是因为其中对于成长的困惑的描述是那么贴切和动人;另一方面,这本书将文学的发展史按照人的心灵心灵成长史来写,开始觉得牵强,往后读,这样的分析越发的显得合情合理。
91人阅读
> 我来回应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