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页 大智若愚
- 章节名:大智若愚
- 页码:第95页
大智若愚 古人讲:“不聪不明不能为王,不瞽不聋不能为公。”“专用聪明则功不成,专用晦昧则事必悖。一明一暗,众之所载。” 一个人如果没有聪明,没有智慧,整天糊里糊涂、浑浑噩噩,那是不可能担任领导、治理社会的。然而,一味地耍弄聪明那只是一种小聪明,而不是大聪明,只会取得小的成功,而不可能取得大的成功。人生真正的大聪明大智慧,就是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辩若讷,大勇若怯。 哈佛大学有学者提出了智商和情商的概念。智商很重要,情商更重要。智商决定职业,情商关系成败。智商决定录用,情商关系提升。一个人的成才成功,不仅在于有没有智慧,比智慧更重要的是能不能与人团结合作,取得别人的理解和支持。一个不会团结、不会包容、不会欣赏、不会感谢的人,必然到处碰钉子,即使是大才也成不了大用。从古到今,不知有多少智者因为专事聪明而功不成。 宋代苏轼是历史上罕见的一位奇才大儒,他诗词、文章、书画样样精通,给后人留下三千多首诗词,不少诗词名句流行千年而不衰。他21岁就考中进士,一生为官,却屡屡受挫。王安石等改革派掌权,他受到打击;司马光等保守派执政,他依然受到排斥。他前后经历了宋仁宗、宋英宗、宋神宗、宋哲宗、宋徽宗等几代皇帝都不受重用。到了晚年,“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他在一首打油诗中告诫后人:“人皆生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吾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 宋朝时还发生过另外一件事。宋太宗提议让吕端做宰相,不少人反对,认为吕端糊涂。宋太宗认为,吕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足以担当大任。当时,吕端被任为正相,寇准被任为副相。吕端沉稳宽厚,寇准睿智率直,二人共掌相府,相得益彰。毛主席也曾借这件事赞扬叶剑英说“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在粉碎“四人帮”的关键时刻,叶剑英果然表现出大智大勇,发挥了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的作用。 老子说:“知不知,上;不知知,病。”一个人如果知道却装作不知道,留点余地,给别人一点展示才能的机会,那是上策,是做人处世的大智慧和高风格。如果总喜欢出风头,卖弄聪明,不懂装懂,那是下策,是一种愚蠢,是病态的表现。 日本著名作家渡边淳一写过一本书,叫《钝感力》。书中讲,世界上不仅存在敏锐聪慧这种才能,相比之下,不为琐事动摇的钝感,才是人们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基本才能。钝感虽然有时给人以迟钝木讷的负面印象,但钝感力却是我们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书中还讲到,视力太好的人眼睛太累,听力超常的人思维会受到干扰,味觉过于敏感的人享受不了美食,触觉过于敏感的人容易皮肤过敏,思维太敏感的人容易焦虑等等。一个人只有既有敏感力,又有钝感力,才能身心健康,取得成功。
momozzzz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73页 报喜与报忧
报喜不报忧的问题所以久治不愈,蔓延滋长,根本的原因在于上级领导“闻喜则喜,闻忧则怒”。...
-
第95页 大智若愚
-
第155页 文化的价值
、文化的价值、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基本的一项社会实践活动。一部人...
-
第10页 我观江苏
到江苏工作,第一课就是了解江苏的省情。而要了解江苏的省情,首先是了解江苏的水情。水是江...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