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页 第八章 元代至明代中期的官方、个人和城市艺术
- 章节名:第八章 元代至明代中期的官方、个人和城市艺术
- 页码:第285页
周臣最有名的作品《流民图》对画家本人和中国绘画而言都是不寻常的。城市中的下层人物很少成为描绘对象,尽管反映盲人乐师和乞丐的有限类型自宋代已出现。周臣刻画了城市街巷中的各种底层民众,有流浪汉、耍猴者,以及拾柴者、乞丐、游民等边缘角色,后者饱经饥饿和病痛之苦。20多个人物中最令人怜悯的是:一位盲人母亲,脖子肿大,腿部浮肿,怀中抱着营养不良的婴儿;一个瘦骨嶙峋的拾柴者,目光可怕,饥饿难耐,手持残破的空碗。周臣的描绘粗略而直率,除了因记录事实而令人不安,既不伤感,也不残酷。他在1516年的题跋叙述了这些市井人物的形象偶尔涌入他的脑海,表明一种不可抑制的生动体验。 引自 第八章 元代至明代中期的官方、个人和城市艺术
181人阅读
私享史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238页 第七章 宋代技术和文化
12世纪早期的皇家绘画目录《宣和画谱》首次按门类(画科)编纂,这一时期的其他文献涉及专题...
-
第238页 第七章 宋代技术和文化
贬低绘画中仅仅形似或写实的最有名的表述来自诗人兼官吏的苏轼(1037—1101),他写道:“论...
-
第285页 第八章 元代至明代中期的官方、个人和城市艺术
-
第311页 第九章 艺术体系与流通:晚明至清代中期
这一时期,伴随人们对消闲游乐的强烈兴趣,著名旅行家徐弘祖(号霞客,1586—1641)的游记等...
-
第371页 第十章 19—20世纪中国艺术的身份和群体
清代宫殿群变成公共博物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坐落于人民大会堂对面,可见艺术史和考古学在国家...
> 查看全部17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