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页 第二章 宋江 / 刘本善与施耐庵
- 章节名:第二章 宋江 / 刘本善与施耐庵
- 页码:第45页
原文节选: ...... "传说施耐庵为淮安人,少年时才华出众,诗文书画俱佳,成为乡里有名的才子。元大都科场之上,挥动手中之笔,博引众家经典,直抒励精图治之志。书至文末,心情激动难抑,一滴余墨滴落在试卷上,成为污卷。国子监司业刘本善阅过此卷,大为欣赏。只可惜是一污卷。以当时科举之规定,污卷当废。可刘司业偏爱施耐庵才智过人,悄悄瞒过污卷一事,不想被人弹劾,不仅施耐庵功名无望,连刘本善也受到牵连。施氏沮丧之余,不忘刘司业知遇之恩,登门拜谢。恰巧刘本善原籍济州郓城县训导之职有缺,就是分管教育的官儿。刘本善爱才,便竭力推举施耐庵来到郓城。施耐庵来后,为人正直、倡导学习,劝人种树、栽桑、养蚕,结交一般穷苦百姓。后来刘本善因被奸管不容,辞去官职,回到故里郓城,和施耐庵朝夕相处。施耐庵很喜爱水浒英雄,在此间先后查访了阳谷、景阳冈、十字坡,了解到朱仝、雷横、吴用、晁盖、宋江、白胜、阮氏三雄等人物传说,搜集了流传民间的水泊梁山故事。刘本善对这些故事也很感兴趣,一再共同探讨,鼓励施耐庵尽快整理成文。刘本善死后葬在故里。据说刘本善死后六年,施耐庵终于金榜题名,中了进士,居官钱塘,但终因与当道不合,辞官归故里,专心著作《水浒传》。" ......
hero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3页 第一章 水泊梁山
原文节选: ...... " 梁山,本名“良山”。公元144年夏,汉文帝次子,梁王刘武前来梁山狩猎,...
-
第35页 第二章 宋江 / 第一节 宋江故里郓城
原文节选: ...... “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 郓城在水泊梁山西南60里处。 宋江...
-
第45页 第二章 宋江 / 刘本善与施耐庵
-
第70页 第三章 鲁智深
原文节选: ...... 鲁智深在五台山插香礼拜,将一包金银彩缎献给智真长老。长老道:“众亦难...
-
第74页 第四章 史进与柴进 / 第一节 史进
原文节选: ...... 工于为学,拙于治生。 唯有落草,诸事咸享。 ...... "史进行动路线图"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