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书
- 章节名:全书
借此书之助,得先贤之风貌,岂不快哉! 一、关于鲁迅 @13.02.07 1. 鲁迅既不是神,也不是狗,而是人。所有关于鲁迅的二手材料都只是参考,要想了解鲁迅,必须读其原作。 2. 鲁迅祖父因科场舞弊案被斩,家道中落,鲁迅父病死,鲁迅去日本留学,回国后到小地方做事,郁郁不得志,得好友许寿棠之举荐,到北京,应好友之约,在《新青年》写文,一举成名。 鲁迅与许广平同居,到厦门生活。鲁迅曾在学校兼职,收入颇丰,因此写起文来底气十足。鲁迅为牺牲青年写文,哀诔之典范。 鲁迅期望,他的文章与时弊同朽,结果现在他的文章仍振聋发聩,引人深思。 二、关于蔡锷 @02.08 1. 蔡锷两功:1) 辛亥革命,光复云南;2) 护国运动,再造共和 2. 蔡锷13岁考中秀才,入时务学堂,在梁启超门下,随后到日留学,为“士官三杰”之一。归国后受重用,意气风发。34岁早逝 三、关于张季鸾 @02.16 1. 榆林张秀鸾,受其父影响,笃信:报亲恩,报国恩,报一切恩 2. 中国最优秀的报人,没有之一。其一手创办的《大公报》亦如是 3. 手下诸人,均为报业之良将 5. 曾有一份横战的报纸,《大公报》,足矣!此报三功:时局报道、西安事变、抗战呼吁 四、关于陈寅恪 @02.17 1. 梁启超、王国维、吴宓、陈寅恪,清华四大讲师 2. 精通10~20+的外语,深厚的历史功底 五、关于林彪 @02.17 1. Mao.ZD一手将林拖进权力斗争的漩涡,又将林打倒 2. Zhou.EL:文革的执行总管 3. 林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4. 高饶一案拉开权力斗争的序幕 5. 林彪与江青是两伙互相敌视的人 ================================================================== 评传真心难读,除了要记生平,还要记评论,读了几次,都半途而废,不想囫囵吞枣,这次再读,每读一点,即记一点笔记,以解死结。 一。关于鲁迅 ->4% @12.12.30
我并不自称为基督徒……但我可以揭露这么事实,即其他人比我更配不上这个称号——克尔凯郭尔(现代存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后现代主义的先驱,也是现代人本心理学的先驱) 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是那最孤立的人——易卜生《国民公敌》(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人,代表作品:《玩偶之家》;《人民公敌》) 孤伟自死,社会依然——鲁迅《摩罗诗力说》 鲁迅是个自由主义者,决不会为外力所屈服,鲁迅是我们的人——胡适 他的文字,简练而刻毒,作为零星的讽刺来看,是有其价值的,他的主要作品是一本又一本的杂感集。但是要作为一个文学家,单有一腹劳骚,一腔怨气是不够的,他必须要有一套积极的看法,纵然不必构成什么体系,至少也要有一个正面的主张。不能单是谩骂,谩骂腐败对象,谩骂别人的改良主张,谩骂一切,而自己不提出正面的主张,而鲁迅最严重的短处,即在于是——梁实秋 鲁迅对自己到底怎么看,大概我们永远不知道了,但有一点也许可以肯定,倘若鲁迅此刻从地下坐起来,第一个耳光自然扇给那些吃鲁迅饭的人脸上,第二个耳光就要扇给那些“活鲁迅”,"二鲁迅"们。——王朔 我不能不要脸到说自己和鲁迅的心是相通的,……我不喜欢看到的是,鲁迅现在往往成了某种事情的由头,而不是事情本身。我看到的是,那么多的人要在鲁迅的身上做出或正或反的学问以求实现社会价值。我看到的是,话都没说顺又根本不读书的一些人也敢谩骂鲁迅。无畏的岂止无知者。 就说学术吧,我从来不觉得学术是一种彻底民主人人有份的东西。那种理论上的有份是空虚的。我能和爱因斯坦讨论广义或狭义相对论吗?我不配。我因为不配,于是找点E为什么要写成这样的三横一竖、等号为什么不划三条平行横线、你就不能不叫相对论我看是绝对论那样的问题去和他搅和吗当年想和莫扎特善意非善意地讨论音乐或以为比他高明的先生大概大有人在,莫扎特应该停止作曲去搭理他们吗?从参与的可能来说,学术就是专制的,科学就是专制的,只有进了门槛才有论说的权利,要有本钱。它从不追求人人的参与,它在乎的是找到真理。尼采说过,世界上有伟大的人,也有鸡毛蒜皮的人。如果他指学术,讲得一点不错。——陈村 引自 全书 ->8% @13.01.07
毛泽东说:我与鲁迅的心是相通的。陈村说:我不能不要脸到说自己和鲁迅的心灵是相通的。 引自 全书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