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页
- 页码:第1页
人类的物质文明体系有两个根本性的错误,一是错误地看待自己,二是错误地看待自然。 引自第1页 这本书的有些议论其实很在点子上!
科学的狂做必然会使科学戴上有色的眼镜,凡不能用现代物理学框定的东西,一概被视为”伪科学”。如此下去,我们真的很担心它会走进一个死胡同。世界很大,科学根本囊括不了宇宙天地。打个比喻,如果用一个圆圈来代表我们已经认识的世界,而圆形弧线以外表示尚未认识的世界,那么,圆圈越大,圆形弧线接触的外围空间就成倍的增加。也就是说,我们对世界认识的越多,我们所面对的未知也就越大。在此,我们并非宣传不可知论,而是想阐明科学对待未知应该具备的态度。 引自第1页
我们对世界认识的越多,我们所面对的未知也就越大。在此,我们并非宣传不可知论,而是想阐明科学对待未知应该具备的态度。 引自第1页
科学的精神本来在于勇敢地探索世界,然而科学理念的发展,却成了限制人们自由思维的障碍。如今,当一个超越已有经验的事实摆在眼前时,我们一般不是从事实本身出发,而是拿事实去套经验与知识,一旦不相符,我们往往枪毙的不是经验和知识,而是事实的本身。这是很可怕的思维方式,如此下去,它最终会断送科学。当然,这样做的决不是科学界的全部,只是有一些人。 引自第1页
我们今天对世界的认识方法和理论是唯一正确的吗?看来定论未必容易下。从哲学的角度看,我们今天认识世界的方法仅仅是无数方法当仔的一种而已,也就是说,我们仅仅从一个角度、一个侧面认识了世界。 那么,我们今天是如何来看待眼前的世界呢?尽管哲学上的分歧有许多,但有一点是基本可以肯定的,我们是站在”世界是物质的”这样一个角度来看待世界的,这就是我们对世界的基本看法。由于有了这样一个看法,我们积6000多年的知识积累,建立起一套文明的结构,例如,目前世界上一共约有2400门学科,但这些都是以物理学为基础的。甚至,在人文科学里也要遵守物理学的法则,比如,现代哲学观点的提出就是以物理学取得的成就为基础的。当我们从”世界是物质的”的观点去看待自然的时候,我们会自然引出许多相关的观点,比如,”人定胜天”的观点等等。建立在这种观点之上的文明,我们把它称为”物质文明”。 引自第1页
回顾人类的历史,我们曾经拥有过两条道路,一条是自觉开发内心世界。努力追求精神平静与升华的道路;一条是改造物质世界、努力占有更多物质生活资料的道路。前一条道路被现代科学无情地批判了,而后一条道路正在受到现代人的反思与怀疑(源于环境的压力),可怜的人类还剩下什么呢? 引自第1页 ==========
133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