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朝服 皮牟服
- 章节名:朝服 皮牟服
- 页码:第7页
朝服(具服) 《新唐书﹒车服志》:具服者,五品以上陪祭、朝飨,拜表大事之服也。亦曰朝服。 主要用途在于朝会,议政之礼服,朝服在不同时代更替中,被不断赋予新的元素,且更具有时代印记。 皮牟服:古代天子的朝服,冠以皮牟,故名。且在周代就有,为最早的朝服。清凤应韶《凤氏经说﹒皮牟服》:皮牟之用,天子视朝,诸侯告朔,聘礼主宾,皆服之。 牟是仅次于冕的礼冠。牟冠形似冕,但无旒无前低后高之倾势。牟亦有綖,綖下有冠,作合手状。 张守节《史记正义》:以鹿子(白鹿)皮为牟也。 并以鹿皮缝合处的纹饰和璂数及璂色来设定等级。璂:古代皮件缝合处的玉饰,也称“帽正” 早期的皮牟服是白色的细布制成的素衣素裳,“皮牟之服,十五升白布衣,积素为裳也” 《仪礼﹒士冠礼》:皮牟,服素积,缁带,素鞸。 其中,缁带:系于腰间的黑色丝织大带。鞸:蔽于体前下身的蔽膝,亦称“芾” 汉代:皮牟服的服色,由白衣白裳改为缁衣素裳。《后汉书﹒舆服志》:执事者冠皮牟,衣缁麻衣,宽领袖,下素裳。所谓皮牟素积者也。 隋唐:皇帝的牟服用绛衣素裳,附饰也更加具体,礼鞋也又白色转变为黑色。朝臣的牟服之在文官公事时穿着,但颜色与等级的别有而有异。且皮牟改成乌皮,上用乌纱蒙上,俗称“乌纱帽”,一直沿用到明朝。 明代:基本沿用唐制,但下裳改为红色。且皮牟服只有皇帝、黄太子、亲王、世子,郡王等皇家权位拥有者才有资格穿着,也就成了皇家的专用礼服。“凡朔望、视朝、降诏、降香、进表、四夷朝贡、朝觐,均服皮牟服” 在清朝牟服没有被满清应用,届此消失。
19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