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读书机器杀人事件”
- 章节名:“超读书机器杀人事件”
- 2012-11-24 05:10:32
东野圭吾的书一向不让人失望,他的书,设计精巧而又风格多变,有的情节看似荒诞却又直指现实弊病,常常让人读得酣畅淋漓,独罢后又不断回味,将他书中所写与周遭现实联系起来,进行反思。一本书若能让读者回味,让读者思考,便是成功。 “超读书机器杀人事件” 是我最喜欢的,这个故事带点儿科幻小说的意味,读书机器,就是一种可以自动读书并进行归纳总结写书评的一种智能机器,更加强悍的是,该机器居然可以按照“阿谀奉承”到“尖酸刻薄”五类风格写作,同样一本书,可以写出五种完全不同的书评,以代表书评者的个人喜恶。更新换代为第二代以后,更是可以读取书评家以往的作品,然后在书评中输入该书评家个性化的文字。这样一来的结果,自然便是书评家都不读书了,因为他们不看整本书,只看一页纸的内容概要便可装逼。攻陷了评论家这一块,自然出现了“反读书机器”,一种提供给作家的机器,告诉作家怎样写可以得到“读书机器“的高分,得到作家协会大奖。读者也自然有了读者机器,来满足读者读完了一本书的虚荣心理。 这样小说很超现实,可现实中确实有这样的怪圈,有的人写书要看看什么畅销写什么,写书的经验不在于分享思想,而在于充实腰包。有的人评书是收受了出版商的好处,为了炒作,完全不对大众负责任。有的人读书只看什么畅销读什么,没有了自己的主观经验,人云亦云,读书只为完成,然后跟着“书评大师”的背后说一声“好”,问他为什么好,又说不出来。 如此这般,不经要问,写书是为了什么?评书是为了什么?读书又是为了什么?
15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