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页 第一章 第三节 金字塔的演化
- 章节名:第一章 第三节 金字塔的演化
- 页码:第9页
建筑物的形式和风格总是要适应构成它的材料和结构方式的。但一种形式和风格在长期实践中定型、成熟之后,为人们所习惯,就具有惰性。当人们改用全然不同的材料或结构方式建造房屋时,还不熟悉新的可能性,起初总要借鉴甚至模仿习见的旧形式。这就在旧的形式和风格同新的材料和结构技术之间产生了矛盾。但这个矛盾是变化着的,只要新的材料和技术确乎是先进的,或者是合乎当时社会需要的,它就必定要逐渐抛弃旧的形式和风格,获得相应的新的形式和风格。这个过程在建筑发展史中一次又一次地出现。有时候,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促进这个过程,有时候延缓它,但这个过程是客观必然的。 当然,建筑的形式和风格总是要反映人们的审美习惯的,纪念性建筑物则还有一定的艺术任务。但是,人们的审美习惯不是凭空而来的,它是时代文化思潮的一部分,关于建筑审美习惯又是在利用一定的材料和结构方法的条件下,经长期的建筑实践而形成的。建筑的实践,本质上是物质生产过程,它离不开物质生产的基本原则,要经济,要合理,要适用,要便于施工。因此,关于建筑的审美习惯,在长期的形成过程中,已经渗透了对建筑的理性判断,而不仅仅是形象判断。脱离理性判断的形象判断是初步的、低级状态的,它不可能形成为稳定的社会审美习惯。因此,当建筑的物质技术基础发生真正原则性的变化时,从事设计的人的任务,不是使新的物质技术条件去适合旧的审美习惯,而是用于创新,在实践中目标明确地探索能够经济地、合理地充分发挥新材料、新结构潜力的新形式和新风格。有志者总是时时会感到抱残守缺的保守势力的阻碍,但是,登高望远,纵览历史的长河,则青山遮不断,毕竟东流去,前进、革新是人类发展的健康方向。 纪念性建筑有它的艺术任务,但把这任务交给木质构架,交给石质梁柱,交给券拱结构,它们就会以不同的形式和风格完成这个任务。艺术的主题,它的思想内容,会对风格提出要求,但它们本身不是风格,风格包含在表现它们的方式之中,而这方式,却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受物质技术手段的制约。 但是,每一种材料和结构方式,在造型上都有很大的潜力,很广阔的天地。在同样经济地、合理地使用一种材料和结构方式的情况下,可以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形式和风格,决不可能用一种模式去限制它。因此,文化思潮、艺术任务、历史传统、地理环境、个人修养等等,就能对建筑物的形式和风格起重大的作用。建筑风格就这样被许多因素综合地决定。 因为历史上材料和结构方式重大的原则变化并不多,而文化思潮、艺术任务却经常不断地变化着,相应的建筑风格兴替交迭,缤纷夺目,于是,造成了一种假象,仿佛建筑风格与它的物质技术基础没有关系,仅仅是由人们的意志或者意识形态决定的。 由于每种材料和结构方式在造型上有相当灵活的适应性,所以,凡几种材料和结构方式同时流行,虽然它们的相应的建筑风格各有不同,却又能互相协调,并且汇合到更加广阔的时代风格里去。不过,每个时代必有同某种材料和结构方式相适应的建筑风格占主导的地位,成为时代风格的主要代表。 引自 第一章 第三节 金字塔的演化
131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