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页 崔文子学仙
- 章节名:崔文子学仙
- 页码:第7页
崔文子者,泰山人也。学仙于王子乔。子乔化为白霓,而持药于文子。文子惊怪,以戈击霓,中之,因堕其药。俯而视之,王子乔之履[*]也。置之室中,覆以敝筐。须臾,化为大鸟。开而视之,翻然飞去。 引自 崔文子学仙 [*]
履:原作“尸”,据闻一多《楚辞校补》“大鸟何鸣 夫焉丧厥体”注改。 引自 崔文子学仙 【先感一句:这故事好喜欢!】 “大鸟何鸣 夫焉丧厥体”出自屈原《天问》。大鸟指金乌,“厥”去“其”义。 略查了一下,《校补》中说:“体疑当为履,声之误也。” 同被闻一多先生列为“声之误”的还有: 《九辩·六》:“灭规矩而改凿。” 《校补》谓:“凿当为错, 声之误也。” 因“凿”zuo与“错”cuo音近,故有此误;也就是说旧时“履”亦与“体”音近,“体”字为误。那么译注者把“尸”改成“履”该作何解释?? --------------------------------------------------------- 相关信息:(以下信息摘自百度百科,未考证) 王子乔(约前565年-前549年),东周人。王氏的始祖。本名姬晋,字子乔,周灵王的太子,人称太子晋。 灵王二十一年(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滥,将毁及王宫,灵王决定以壅堵洪。太子晋进谏曰:“不可。曾听自古为民之长者,不堕高山,不填湖泽,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约之道。”并提出聚土、疏川、障泽、陂塘等方法,来疏导洪水。同时以“壅堵治水”而害天下的鲧和周室历史指出灵王所为“无过乱人之门”,“皆亡王之为也”。 太子晋的直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人,由是郁郁不乐,未及三年而薨。师旷朝见太子晋时,见太子色赤,不寿。太子晋说:“我再三年之后,将上天到玉帝之所。”果然不到三年,讣报的使者就到了晋国。 因太子晋能预卜生死,后人便说他成了神仙。《列仙传》记载,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生引上嵩山,三十年后见到恒良,太子晋说:“可告我家,七月七日会我于缑氏山麓”。其时,果然身乘白鹤立于山巅,可望而不可达,数日方去。 太子晋卒后不久,灵王驾崩,太子晋的弟弟贵嗣位,是为景王。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后来仕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太原。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成为太原王氏始祖,而尊太子晋为系姓始祖。 崔文子,秦代医家,泰山人。精药,曾售药于都市。擅制丸、散制剂济人,活人颇众。后至蜀中卖药,蜀人视之如“神仙”。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