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评传》 | 以笔墨为刑具
- 章节名: 《蒋介石评传》 | 以笔墨为刑具
《胡适评传》其实才开了个头,该写的只写了十分之一。不过这十分之一部《胡适评传》还是很见功力。作者对材料的爬梳之细、比勘之精、判定之明称得上独步一时。当年老李假如未曾渡海赴台,以他的材料功夫,完全可以在大陆的各类专案组里出人头地。 《蒋介石评传》学术水准不高。李敖写蒋介石,一肚子邪火,差不多是抄家灭门挖祖坟的心情,杀气腾腾,对传主不厚道,不公道。 读《蒋介石评传》,你会觉得作者反反复复在说两句话:老蒋一生全是罪,蒋家三代无善类,整本书就是为这两句话收集例证。《蒋介石评传》水平不高在于它大量地引用三教九流的回忆录,而回忆录是最不可靠的史料。 李敖吃过蒋家的苦头,坐牢六年。他不是什么高人,当然要纠缠于冤冤相报。他只是文人,只能以笔墨为刑具,在书中对蒋介石施以私刑。 引自 《蒋介石评传》 | 以笔墨为刑具
89人阅读
o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钱德勒 | 硬汉文学的首席代表
中国读者在钱德勒的小说里第一次见识到了文学作品中的所谓“硬汉”(hard-boiled)。hard-boi...
-
1Q84 | 小小人当道
这部小说还是有一些村上小说常见的毛病。比如,各色人物一不留神,就会满嘴学问语录。给违章...
-
《蒋介石评传》 | 以笔墨为刑具
-
追寻真相 | 改革可以不择手段吗?
对康有为巧言令色、言大而夸的“公车上书”,史家多有争论,但立论的优势和考证的优势都在姜...
-
文人 | 文人要有点邪气
文人和文化人不同,文人“尊史过于尊经”,智慧来自经验--自己的和别人的,没有道学气,看不...
> 查看全部16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