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页 北京:游园·惊梦
CharlieWah (Thy word is a lamp to my feet.)
读过 城殇
- 章节名:北京:游园·惊梦
- 页码:第164页
危机感与日俱增,中国人越来越无法置身事外,越来越频繁地对帝国的变革发言,问题在于,帝国虽有变革的诚意,却缺乏有效的举措,面对公众日益膨胀的失望情绪,以及革命者的穷追不舍,谨小慎微的改良者最终一败涂地。 千年以降,中国人虽然缺乏信仰,却至少没有丢失过敬畏之心;在很大程度上,正是这种敬畏之心在维系着社会的伦常观念,并使当政者不致于过度偏离道德准则。如果这种潜在的价值系统崩塌,又不螚继之以完善公正的现代司法体系,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首都,它存在的理由已经消失,或者几乎消失了。一个能够收留皇帝并且与那个推翻的显赫、威严、高贵的封建王朝相媲美的新王朝还没有建立起来。” 对统治者而言,改造公园,正式进行权力结构重组的重要一步。“自由”、“平等”、“博爱”、“天下为公”的口号,以匾额的形式迅速挤满公园的天空。这些权力的影子牢牢地控制着人们仰望的角度,与交错疏朗的树影、随风流逝的暗香一道,构成一种复杂的心理空间。 在推进公共信仰的过程中,政治的阴霾重返园林,以休闲娱乐为名的教化,倾覆在公园的草木之上。人们原本以为,草木的光合作用可以净化空气,放松身心,最终,权力的光合作用却将欢娱与诗情吞噬,反刍出来的是对权力的敬畏,对教化的驯良。自由的顺民在这些园林中徜徉,却从未真正理解自由的含义。 宜人的风景并没有柔化人们的心情,反而助涨了愤怒的情绪,聚会的氛围更将愤怒放大数倍。 当政者以公园塑造秩序,公众却用公园瓦解秩序,双方的角力都被公园无声吸纳。 引自 北京:游园·惊梦
42人阅读
CharlieWah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130页 长沙:岁在庚戌
1906年5月,陈天华和姚洪业归葬岳麓山。长沙各界在禹之谟的倡导下,不顾官方反对,举行万人公...
-
第157页 上海:暗战四马路
中华书局或者商务印书馆,并没有汇入这股愤怒的洪流。它们之所以能贯穿整个民国存在,恰恰在...
-
第164页 北京:游园·惊梦
-
第179页 第四章 专家治国
“对官僚应有的形象考虑,不是凭借区区的专门行政知识,而是凭着自己完美的文化能力和道德能...
-
第189页 南通:千里涉江
灾难是政府行政能力最好的试金石,表面的繁华与平静,奏折里夸张矫饰的数据与攻击,都抵不过...
> 查看全部20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