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页 9
- 章节名:9
- 页码:第34页
这位老教师在省委大楼的一楼大厅里已等了他整整一夜。多年前在山南县当县委书记的时候结识的一位“老朋友”。山南县城关中学历史教员,县政协委员,一位生性散淡而又博学的“奇士”,专习盛唐和晚晴史。老人听说贡开辰荣任省委第一把手,早就想来跟他说说话。那天晚上他给贡开辰带来两个古色古香的“折子”。“折子”的封面封底都是用深蓝色棉布粘糊而成。一个折子里抄录曾国藩日记中的一段话,贡开辰打开看,觉得并无新意,无非就是“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云云之类的老词老调。另一个折子倒有些蹊跷,是从《资治通鉴》里抄了一个故事。那故事讲的是唐僖宗中和四年七月,黄巢起义失败,有人砍下黄巢的脑袋献给僖宗,一并献上的还有黄巢家人的“首级”和他的一群“姬妾”。僖宗当时为逃避战乱逃到四川,便在成都罗城正南门城楼上接收这些“贡品”。他责问那些“姬妾”,你们都是大唐勋贵的子女,“世受国恩,何为从贼?”姬妾中一位为首的心里不服,回答道,国家以百万之众,都没挡住黄巢的进攻,而“失守宗謡,擢迁巴蜀”,“今陛下以不能拒‘贼’贵一女子,置公卿将帅于何地乎?”问得僖宗心里耿耿的,恼羞成怒,便不再追问,强令将她们斩首。城里的人都挺可怜这些女子,纷纷拿酒来给她们喝。大多数姬妾于是都“悲怖昏醉‘了,唯独那个为首的”不饮不泣,至于就刑,神色肃然“。折子抄录到这儿,戛然而止,一句笺注类的话都没说。在随后的寒暄中,老人得知贡开辰第二天一早就要赶去北京,忽然又郑重地提醒他,此行无论如何要挤出时间到天安门去转一转。贡开辰这时再也忍不住了,失声笑道:”我又不是第一次去北京。“老人却凛然正色道:“你已经不是过去那个贡开辰了。以”封疆大吏“之身,再去拜谒天安门,你会获取另一种人生感悟的。 对于天安门,他绝对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但第一次以统领七千万人大省的第一把手的身份,开完中央工作会议,再一次踏上这个每一寸地砖上都曾灼烧过并正凝聚着中国历史大部意味的广场时,他胸臆间猛地涌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超升的感觉,一种呵壁问天的冲动……又生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凝重和沉重。刹那间,他恍然大悟,那一晚,老人的所作所为,无非是要给他点明两个字而已,那边是“责任”。 引自 9
228人阅读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