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页 第五章 特质论
- 章节名:第五章 特质论
- 页码:第126页
第五章 特质论 A、奥尔波特 一、特质的概念: 特质构成一个人完整的人格结构,是一种神经心理结构。 人以特质来迎接外部世界和组织经验, 没有两个人会有完全相同的特质, 因为每个人对待环境的经验和反应都是不同的。 奥尔波特:“同样的火候使黄油融化,使鸡蛋变硬。” 二、人格特质的特点: 1、 特质不是有名无实的;(每个人都有其内在的、一般的行为倾向) 2、 特质比习惯更具有一般性; 3、 特质具有动力性; 4、 特质的存在可以从实际中得到印证; 5、 一种特质对另一些特质仅仅是相对独立的; 6、 特质与社会判断或道德不同义; 7、 特质既可以是个体所具有的,也可以是群体所具有的; 8、 行为或习惯与特质不一致时,并不证明特质不存在。 三、人格特质的:常规研究法和特殊规律研究法 四、机能自主性:过去的动机与现在的动机并没有机能性的联系, 一个人今天的动机是机能自主的。 五、健康(成熟)人格: 奥尔波特并不是个心理治疗家, 但分极力主张健康的成人人格原则上不能由动物、儿童、神经症的研究引申而来,因为两者的动机不同,神经症的动机在过去,而健康人格的动机在未来。 健康人格的六个特点: 1、 自我广延的能力(capacity for self extension) ; 2、 与他人热情交往的能力; 3、 情绪上的安全感和自我认同感; 4、 具有现实性知觉; 5、 具有自我客观化(self-objectification) 6、 有一致的人生哲学 六、评价: 贡献: 1、 重视人格的个体性,使心理学家有可能将研究的各种变量置于操作程序之中,解决心理学长期来对人格研究只作描述和讲解的困境; 2、 创立了动机功能的自主理论; 3、 率先摆脱了精神分析论者病态取向,而企图建立常态人格理论的做 法; 4、 他的纸笔测验对“支配-顺从”和价值类型的测试至今仍被广泛使 用。 局限: 1、 强调个体研究而非寻求普遍规律; 2、 奥尔波特的理论不易进行实证性研究; 3、 割裂了人类与动物、儿童与成人、正常人与非正常人之间的联系; 4、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以损失潜意识为代价而过分注重行为的意识层 面,注重内部原因而忽视了外部作用; B、卡特尔的特质因素论 一、特质及分类: 1、 个别特质与共同特质 个别特质(unique traits):某个人具有的特质; 共同特质(common traits):一个社区或一个集团成员所具有的特质。 2、 表面特质与根源特质 表面特质(surface traits):处于人格结构的表层,是通过观察就可以发现的一 个人外部行为特点。 根源特质(source traits) :是人格的内在因素,是人格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 也是一个人行为的最终根源。 根源特质制约着表面特质,每一种表面特质都源于一种或多种根源特质,且一种 根源特质能够影响多种表面特质。 3、 动力特质(dynamic traits) 主要的动力特质:能 (erg) 、 外能(metaerg)和辅助(subsidization)。 能:本能的同义词,是一种具有动力性质的素质根源, 它与内驱力、需求或本能极其相似。 外能:一种动力性根源特质,来自环境及外界因素,属于环境铸模性特质。 分为情操和态度,态度比情操更具特异性。 能与外能的区别主要是来源不同,两者都是趋向于事物的动机性倾向,但前者为先天,后者为习得。 辅助:动力特质是层层从属的,它们之间有附属、补助的作用,这种关系即所谓辅助,情操是能的辅助者,态度是情操的辅助者。 二、特质的因素分析方法: 基本要点:相关的概念, 根据各测验间的相关可以提出这样假设: 1、 两个测验若测得为同一种能力,则会有较高的相关; 2、 两个测验相关程度表明所测的两种内容的类似程度 因素分析的材料来源:生活记录材料、问卷材料、客观测试材料 三、人格的发展: 注重两大问题,人格的决定因素和结构特质的发展形态。强调人格发展受遗传和环境两者相互作用。对于每种特质都努力找到遗传及其特殊环境的影响程度。 卡特尔认为,特质发展涉及三种学习类型: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和整合学习。 经典条件反射学习中,个体建立起旧反应与新刺激间的联结。 操作条件反射学习是学习执行一种能产生强化的反应, 个体往往是为了达到某一目的而进行活动的。 整合学习则是在学习一套有层次组织的反应或反应的结合,给人最大的满足。 卡特尔还认为一种特质由环境和遗传的影响共同决定, 从而创立“多重抽象方差分析法”(MAVA) ,遗传和环境造成的差异成负相关。 C、大五人格因素: 外倾性 (extraversion) 好交际对不好交际,爱娱乐对严肃, 感情丰富对含蓄; 表现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等特点。 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neuroticism):烦恼对平静,不安全感对安全感,自怜 对自我满意,包括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脆弱等特质。 开放性(openness): 富于想象对务实,寻求变化对遵守惯例,自主对顺从。 具有想象、审美、情感丰富、求异、创造、智慧等特征。 宜人性(agreeableness):热心对无情,信赖对怀疑,乐于助人对不合作。包 括信任、利他、直率、谦虚、移情等品质。 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有序对无序,谨慎细心对粗心大意,自律对意 志薄弱。包括胜任、公正、条理、尽职、成就、自律、谨慎、克制等特点。 特质论的测量方法: 1、明尼苏达多相个性问卷(MMPI) ;2、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16PF)
Unibomb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第69页 第三章 古典精神分析
第三章 古典精神分析 以无意识本我为核心的人格结构论 一、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 1、意识:人...
-
第101页 第四章 新精神分析
第四章 新精神分析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自卑与超越:他认为每个人生下来就带有不同程度的自卑...
-
第126页 第五章 特质论
-
第149页 第六章 交互作用论
第六章 交互作用论 主题统觉测验: 默里于 1935 年为性格研究而编制的一种测量工具。简称 TAT...
-
第168页 第七章 人格的生物学范型
第七章 生物学论 A、荣格 集体潜意识论 一、人格结构论:意识、个体潜意识与集体潜意识 1、意...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