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人寂寞――聂绀弩晚年片断
- 章节名:斯人寂寞――聂绀弩晚年片断
不错,聂绀弩是名作家,但他又是个老革命,且“老”到与林彪同读黄埔,同为湖北老乡。有着这样一个背景,即使对方变成了革命权威、政治领袖、xxx接班人,他也决然不会去仰视、去拥戴的。在聂绀弩的眼里,林彪就像面对面办公的同事、隔壁而居的街坊那样普通 熟悉。因此是可以随时随地的批评乃至诟病其缺陷的,这缺陷包括他的野心、虚荣、伎俩和作风。 “聂伯伯,你读《资本论》17遍之后,有什么感想?” “最大感想就是怀疑理想。gcd建党至今,不知道给我们树立了多少理想。理想有高,有低。高到gc主义,低到公共食堂。无论高或低,几乎都很少实现。即使实现了,也很快失败。包括现在我们这个不高不低理想——社会主义,也不成功。为什么总是实现不了?我们都是在路线、方针、政策和方法上找原因。其实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理想错了。我们中国gcd和xxx说的gc主义和德国大胡子讲的gc主义完全不同。而且,事实证明——基于反抗压迫的革命,并不一定通向自由和幸福。” 我说:“父亲讲,读马(克思)恩(格斯)要看德文版的,苏联的俄译本不行,中g的译本就更不准确了。(19)60、61年的时候,xxx提出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是阶级和阶级斗争,父亲听了怒不可遏,说:‘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阶级和阶*级*斗*争学说,叫混蛋逻辑。’话的尖锐以及声音之大,把我和妈妈都吓呆了。他很反感gcd把马克思主义说成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父亲认为,想用一种理论囊括所有的事物是根本不可能的,也是没有的。他还说,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本质是书生,学者。马克思主义是学术性质的,中国文人说法叫书生之见。只是后来的列宁、斯大林和再后来的xxx,把它完全政治化、而且当作了工具使用。谁读了德文本的马恩全集,谁就能把这些荒谬矫正过来。” 引自 斯人寂寞――聂绀弩晚年片断
51人阅读
千树对本书的所有笔记 · · · · · ·
-
一片青山了此身――罗隆基素描
研究“57”反右运动史的人,都在寻找xxx于15天的时间长度,决定由整风转为反右的具体原因及文...
-
斯人寂寞――聂绀弩晚年片断
> 查看全部2篇
说明 · · · · · ·
表示其中内容是对原文的摘抄